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肩袖损伤是中老年人常见的肩关节疾患,在正常人群中,肩袖损伤的比例约占5%-40%,发病率约占肩关节疾患的17%-41%。随着人们肩部体育运动的不断普及以及人口老龄化的提高,急性肩袖损伤及退变性肩袖损伤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提高,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肩关节功能要求也随之明显的得到提高,因此肩袖损伤的治疗逐渐成为国际骨科学上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病理学上将肩袖撕裂分为四种类型,即全层撕裂、肌腱浅层撕裂(囊状面)、肌腱中间层撕裂和肌腱深层撕裂(关节面),对全层撕裂的治疗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本文对一直有争议的单排、传统双排、缝线桥这3种肩袖修复技术分别从活体动物实验、临床观察入手,进行系统的分析及阐述。本实验分为2部分,第1部分为动物实验,对单排、传统双排及线桥技术治疗兔全层肩袖损伤模型进行研究,分别修复肩袖的腱-骨联合部,并在术后进行组织学观察及生物力学比较分析;第2部分为临床观察,分别用传统双排技术及线桥技术对全层肩袖损伤的患者进行治疗,并从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过程总结分析临床结果,得出这2种手术方法的优劣性。第1部分:单排、传统双排及线桥技术修复兔全层肩袖损伤的比较研究目的:比较单排技术、传统双排技术及线桥技术对兔全层肩袖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饲养骨骼成熟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96只,体重为2.5~3.0kg,平均2.8kg,均为12个月龄,将兔冈上肌肌腱在足印区处切断制作兔全层肩袖损伤模型,并随机平均分成3组,每组32只,分别采用单排技术(SR组),传统双排技术(DR组),线桥技术修复(SB组)肩袖损伤,手术肩均为右侧肩关节,左肩关节作对照组不予任何处理。各组分别于术后第2、4、8周处死8只兔子并取材,微镜下观察修补肩袖在腱-骨连接部的愈合情况;各组在术后第8周分别另处死8只兔子,并从此刻3组中随机选择共8只兔子的左肩作为对照组进行生物力学试验,分析3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至术后第8周取标本时,SR组出现2例肩袖修复失败,即肩袖再撕裂,而DR组、SB组未出现1例失败。组织学观察显示SB组及DR组的前1/3修复区域及中1/3区域均得到了较佳的腱-骨愈合,而且每组内的2个观察区域之间比较无明显结构差异。但在术后第2、4、8周,SB组腱-骨联合部的胶原纤维均较DR组更紧密,在第4、8周SB组的胶原纤维及软骨细胞排列更接近柱形排列,而DR组更接近水平排列。SR组修复肩袖的中1/3区域腱-骨联合部软骨生长、胶原纤维形态在第2、4、8周均较前1/3区域成熟,差异明显,前1/3区域腱-骨愈合更接近瘢痕愈合。SR组前1/3区域及中1/3区域胶原纤维及软骨细胞生长在各观察时间点均较DR组、SB组同区域稀松、软骨及胶原形态不规则,修复止点的前1/3区域差异尤为明显。在术后第8周,修复肩袖的腱-骨界面最大失效负荷SB组、DR组、SR组分别为(134.59±17.69)N、(103.8±6.62)N、 (72.2±12.08)N,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桥组在3组中优越性明显,但仍小于正常对照组(192.61±9.42)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物实验提示线桥技术较单排技术、传统双排技术修复肩袖损伤具有明显优势,线桥技术通过缝线桥增加修复肩袖腱-骨界面的接触面积及压力明显促进了肩袖修复的愈合效果。与滑膜的血管营养相比,腱-骨之间的接触面积及压力是腱-骨愈合的主要影响因素。修复肩袖的胶原纤维及软骨细胞生长的差异可能与腱-骨界面的接触压力有关。第2部分:关节镜下缝线桥及传统双排技术修复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比较研究目的:比较关节镜下传统双排技术及线桥技术对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的修复效果方法:48例全层中撕裂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传统双排、线桥技术对患者进行修复,并对患者进行平均24.6±2.6个月的随访,对2组患者在术中锚钉使用量、手术时间、术后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患肩活动度改变、肩部肌力、再撕裂率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线桥组患者末次随访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疼痛评分由术前6.04±1.37分减少为0.92±0.83分(P<0.05), ASES (America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ons’score)评分由术前51.42±8.74分提高到92.04±3.93分(P<0.05), Constant评分由58.08±8.70提高到89.46±3.56分(P<0.05),术中内排锚钉平均使用1.5±0.4枚,外排锚钉2.2±0.3,再撕裂率为9%;传统双排组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由术前6.38±1.17分减少为1.04±0.86分(P<0.05),ASES评分由术49.58±9.74分提高到91.76±4.85分(P<0.05), Constant评分由59.67±13.20提高到88.21±4.00分(P<0.05),术中内排锚钉平均使用1.7±0.3枚,外排锚钉1.6±0.5,再撕裂率为15%。DR组、SB组的各方向活动范围在术后末次随访较术前增加明显(P<0.05);但是DR组与SB组两两比较时,患肩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外展90°内旋、外展90°外旋活动范围在术前及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DR组与SB组患肩前屈、外展、中立位外旋、内旋肌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间比较显示术前及术后的VAS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术中内排使用锚钉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后再撕裂率、术中外排锚钉使用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观察提示关节镜下线桥技术修复全层肩袖损伤较传统双排技术在术后患肩力量、术后评分比较无明显优势,这可能与目前临床评分系统敏感性不高有关,但线桥技术在术后再撕裂率及手术时间上较传统双排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