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是哲学的中心,创新是哲学的灵魂。创新蕴涵在对问题的阐释之中,而作出新的阐释需要在各个研究领域间展开广泛的对话和沟通。本文秉承对话与阐释的精神,围绕常识心理观的问题和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面对的挑战,通过分析丹尼特的心灵哲学思想,尝试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心灵哲学的对话与融通,并在此基础上力求对心灵的本质问题作出新的理解和阐释。丹尼特的心灵研究表现出四个特点。一是把协调常识与科学的关系作为研究的主线。他始终把物理世界如何能产生出心灵作为思考的焦点,通过跨学科研究,对意向性、意识、感受性等的本质作了深入剖析,为心灵的自然化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把意向系统理论作为洞察心灵的“普照之光”。他始终关注内容(意向性)和意识两大问题,并把内容理论(意向系统理论)作为整个心灵理论的基石,用于解释一切心理现象。三是把进化论作为消融一切理智神话的“万能酸”。丹尼特认为,进化论为协调心理与物理、常识与科学的关系提供了一个革命性的世界观,是解释心灵本质的终极根据。为此,他从遗传进化、大脑进化和文化进化三个方面,描绘了心灵和意识的起源和演化历程。四是把“直觉泵”作为主要论证手段。直觉泵就是思想实验或故事。丹尼特认为,他的直觉泵比传统的定义和形式论证方法更能表达他的主张,他的思想就在他的故事之中。选择丹尼特作为对话的对象,主要基于三点考虑:一是丹尼特坚持的是中间立场,涉及的内容广泛,从他的心灵哲学思想可以看到当代心灵研究的全貌;二是丹尼特与马克思主义意识论关注的问题相似,两者的本体论取向、看待问题的视角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多有契合之处,而且他所批判的问题有些也是国内哲学界曾经出现或仍然存在的问题,把他作为对话的对象既可以找到共同的话题,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借鉴;三是丹尼特致力于推动多学科的融合和汇通,这对于推动国内哲学界内部、哲学界与科学界之间的对话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文共分七大部分11章(含代前言、导论和结语)。第一部分(代前言和导论)阐述研究目的和理论背景,确定对话的问题和对象。第二部分(第1章)探讨心灵研究的方法论问题,重点剖析丹尼特的异己现象学。第三部分(第2章)通过分析维特根斯担、赖尔和丹尼特的心理语言观,探讨心理语言的语义学特征。第四部分(第3-6章)分心理解释、心理现象、心理属性三个方面,依次分析丹尼特的解释理论、内容理论、意识模型及其对感受性质的解构。第五部分(第7章)集中讨论心灵的本体论地位问题,重点分析丹尼特的工具主义、模式主义思想。第六部分(第8章)研究心灵的进化问题。第七部分(结语)探讨我们关于心灵的不同谈论层次,基本观点是:谈论心灵应把心理实在、心理现象、心理观念和心理语言严格地区别开,否则就可能误入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