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亚洲甚至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跨国企业在中国的扎根和扩张越来越明显,并且开始逐渐重视中国文化对企业发展过程中人才培训学习的重要影响。此外,跨国企业和高校教育者都越来越重视高校学生从在校学习到工作中学习的适应和过渡。因此,对中国文化下的企业学习和高校学习的特征研究成为新的热点(Ginsberg,1992;Biggs,1996;Marton,1996)。研究发现中西方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有效学习行为存在许多不同之处(Chan,1999;Dahlin & Watkins,2000)。大部分研究从西方研究者的视角,针对在海外学习的中国学生或香港及大陆的在校学生。这些研究的学习任务多为外语学习,从中探究学习者在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学习特点。但在跨国公司这一文化交汇密集的工作环境中的学习研究十分有限(Peter,2002)。本研究从本土化的视角出发,选取在华跨国企业的员工以及高校研究生,通过群体讨论和定性内容分析的范式,探究中国文化背景下跨国企业中国员工和高校学生的有效学习特征结构以及两者间的差异和联系。
本研究的群体讨论有上海、杭州、大连及成都四地的68位在华跨国企业员工和72位高校学生参与,一共进行30组群体讨论(各15组)。每个群体讨论的内容经过文本转录,然后对讨论文本数据进行归纳和演绎的定性内容分析,同时借助Atlas.ti 5.0分析软件对各类特征和分类进行整合。
结果表明,跨国企业员工和高校学生在学习参与者、学习过程和学习环境方面表现出各种有效学习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其中面子观对学习动机的影响,老师的权威和朋友的双重角色要求,以及“被动”表现文化解释反映了中国传统价值观对学习行为的影响。同时,两类学习者在共同受文化影响的特征之外,也呈现出一些重要的差异:企业员工更注重学习资源和老师传授的信息准确性,高校学生则更注重老师的态度,针对性的引导和同伴的支持等。本研究在理论上为西方视角的中国学习者特征研究提供了的本土化角度的解释,补充了工作环境中中国学习者特质的研究;在实践中,为跨国企业和高校教育者延续性地人才培养,培训选拔工作等提供了良好的建议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