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失地农民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为了更好的促进失地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变,本文以江苏昆山的一个村庄(苏村)为个案,对失地农民市民化进行研究。主要运用了质的研究方法,进行个案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应用了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文献法、问卷调查等方法;为弥补个案研究的不足,又用了对比研究的方法。 本文共五章。第一章是导论,介绍了写作的基本情况。在第二章中,运用非农化、城市化和市民化这一特有的时序模式来分析苏村村民的市民化历程。首先是非农化即传统农民的消失,从1980年到2002年;其次是城市化即传统村落的终结,从2002年到2004年;最后是市民化即现代市民在生成,从2005年开始。这是为了分析而划分的理想化类型,在苏村实际发展过程中,非农化、城市化、市民化是难以明确区分的。 在第三章中,分别从就业状况、物质生活、教育状况、媒体接触、人际交往、生活方式、现代意识、公共参与、宗教观念、婚姻家庭、语言姓名、身份认知等十二个方面对苏村村民市民化的现状进行描述。苏村村民已不再是传统的农民,但还没有完全成长为现代市民,他们正处在从准市民向现代市民转化的过程中。 在第四章中,从制度与行动两个层面对苏村农民市民化进行分析。苏村失地农民市民化既不仅仅是制度性安排的结果,也不仅仅是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而是主体与行动建构的二重化过程。如果没有结构性因素提供的可能,村民即使想实现向市民的转变也是很困难的;反之,若没有村民市民化的行动,无论什么样的制度安排也都是没有意义的。失地农民正是在制度与行动的相互建构下进行市民化。 最后一章是总结。从1980年到2004年的25年间里,随着苏村村民非农化带来传统农民的终结,农村城市化带来传统村落的终结,苏村社区的新市民也在逐渐生成。从时间序列上看,苏村村民已经走过市民化的初始阶段(非农化、城市化),正在向市民化的实质阶段(市民化)推进,逐步从准市民向现代市民角色转变。虽然非农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只用了25年,但市民化的进程还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甚至需要代际流动来完成。 在现阶段苏村建设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苏村作为“都市村社共同体”的存在,逐步推行相应的政策;在市民化过程中要注意挖掘传统文化资源、社区资源,合理利用、正确引导;加强社区文化建设,为失地农民市民化提供文化环境和精神食粮;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培训力度,为失地农民市民化提供知识与技能保障;制定市民化政策应因“人”制宜,把不同农民群体市民化的积极性发挥出来;针对苏村的二元结构,制定政策促进外来人口与当地村民的融合;媒体也应积极的提供农民市民化的信息平台。作为失地农民,要积极面对当前的形势和现状,认真进行角色学习,尽快转变为现代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