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被誉为法国国宝级女作家,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法国文坛,凭借“克罗蒂娜”系列作品赢得广泛关注后,她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借由创作来表达、探索、丰富、沉淀自己。其作品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带有自我经历的投射,但也不乏对世事变迁中“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在本论文中,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流浪女伶》(Lae Vagabonde)、《谢里宝贝》(Cheri)、《谢里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多妮·加布里埃尔·科莱特被誉为法国国宝级女作家,活跃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的法国文坛,凭借“克罗蒂娜”系列作品赢得广泛关注后,她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世界,借由创作来表达、探索、丰富、沉淀自己。其作品多以女性为主人公,带有自我经历的投射,但也不乏对世事变迁中“人”的生存境遇的关注。在本论文中,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流浪女伶》(Lae Vagabonde)、《谢里宝贝》(Cheri)、《谢里的结局》(La Fin de Cheri)以及《白日的诞生》(La Naissance dujour)这四部代表了科莱特人生不同阶段的著作,并将其它作品作为补充参考。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我们意在勾勒散见于科莱特不同作品而又同为一体的女性生存图谱,提炼贯穿其写作历程的泰然应“变”之道。从悲叹时光流逝,往日不复,到重塑完整人格,融入多样关系,再到跨越时空界限,充分解放身心,科莱特将自己的体验与思考诉诸笔端,成熟的写作与成熟的生命相互映照,各自延展,互为滋养,最终实现良性互动。本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在第一章中,我们以科莱特笔下的女性如何理解“时间流逝”这一不可回避的人生课题为切入点,梳理生命中的自然之变。“老去”是时光不返最为直观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未来的先兆,因而面对“老去”就是面对未来的自己。镜中的形象和多方投射的目光不断提醒着年华逝去、容貌凋零的事实,让女性自哀自怜、倍感焦虑甚至战栗不止。在生理结构层面,男女两性的身心发展具有天然的不同步性;在文化层面,“老去”这一自然现象被人为塑造成指向“剥夺感”和“堕落”的隐喻,这进一步加深了两性社会处境的不平等。妙龄少女被视为美丽和美德的化身,“老去”却将她们推入被污名化的境地,甚至酿成自我认同危机。有人希冀青春永驻,以假饰掩盖变化的痕迹,但也有人老而不衰,在时光中愈发醇厚芬芳。在第二章中,我们跟随科莱特的视角,描绘女性在自然和人事之变中的成长。这是一条在未来投射的暗影中,从当下出发的自渡之路。从逼仄的婚姻暗室走向广阔明亮的职业世界标志着重塑人格的重要转折。经典人物勒内有着哑剧演员和写作者的双重身份,借由艺术创作唤醒了身体的能动性和语言的创造性,并大大丰富了对两性关系和艺术家品格的认知。完整自我人格也意味着接纳理性与欲望的共存,在追求自主力量的同时与周围世界编织多样的联系,在自我与他者之间达成和解。而想要在变化流动的生命之河中徜徉自若,既需抵御外界环境的异化,又要因时而变,不耽于过去,也不戚戚于未来,从而在未来、现在与过去之间达成和解。在前两章中,我们梳理科莱特式的女性人物如何在未来的指示下立足当前,以柔韧的女性力量直面“变”之挑战。第三章则将目光投向对世间变化的超越,即在时空间自由穿梭的能力:超越时间的单向线性结构以及空间的局限。她们离开安于一隅的平庸,转而踏上未知的旅程,将视野延展到远方,继而乘想象之翼跨越山海,抵达目力所不能及。远行同样也是回溯,她们一次次回到生命的上游,心灵的港湾,谛听母亲的智慧,在童年的伊甸园中恢复敏锐的感受力,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能量。由此,我们还原科莱特笔下在被动中战栗、主动中强大、超越中平和的女性轨迹。作家赞颂了这样一种女性面貌:她并非天生无畏,而是在生命的锤炼中不停叩问自己的内心,以韧性之柔对抗变化之坚;她在处于困境,不断受挫之后不囿于顾影自怜,依旧追求精神的自由度,成为变换流动中无拘无束的流浪女伶。
其他文献
教育是一项关乎国家未来的战略性事业。埃及拥有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的教育体量,在历史进程中埃及的不同领导人对教育事业予以了高度重视,尤其到了穆巴拉克时期,教育事业被提升至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被视为迎接未来挑战的最大的民族工程。尽管穆巴拉克政权将教育作为保护国家安全的工具,但最终其政权安全仍未能得到充分保障,个中原因值得探究。对于某个政权而言,教育是建立葛兰西所提出的文化领导权的重要机制,执政者通过教育
数学焦虑是一种针对特定学科的学习焦虑,是由于对数学相关活动过度担忧而引起生理、心理和行为的负面变化,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成绩和效率。高度数学焦虑会妨碍初中生的正确自我认识,影响着初中生身心健康成长。本研究的重点是“双减”政策实施后初中生的数学焦虑现状,探究数学焦虑的成因和影响机制,以及提出具体有效的缓解数学焦虑的对策。本研究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前人文献,选用《数学焦虑量表》来调查“双减”政策实施
作为区域一体化的重要实践形式,区域公共产品通过包容开放的合作机制、多元灵活的供给方式和平等互惠的基本原则,发挥区域组织和域内大国的核心作用,也能够打破区域壁垒,使弱势国家在合作中获得收益,从而协调域内国家的发展诉求,促进各国之间在各个领域的紧密互动。同时,当区域公共产品发挥正面的外部效应时,域外国家也能从其中获得实惠。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有效补充,区域公共产品也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构建提供了助力。随着区
作为彼此重要的邻邦,阿曼和伊朗拥有天然的地缘关系,共同扼守“世界油阀”霍尔木兹海峡这一战略要地。两国关系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受到国际局势、大国关系、地区权力格局变化、国内外交政策转变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但总体上相对友好。本文对阿伊两国1970年以来双边关系发展的具体内容进行全面系统的整合梳理,将两国关系的发展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并对各阶段两国关系的特征加以提炼。同时,本文借助地缘政治相关理论
上海合作组织是当今世界涵盖范围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合作组织。自2001年成立以来,上合组织一直保持其活力和日益增长的国际影响力,在安全、经济、人文合作等合作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也促进了中国、俄罗斯、中亚4个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及其他周边国家之间的友好关系。当今世界正处于变革、调整时期,人才竞争十分激烈。而对人才的竞争,终究是教育的竞争。而教育合作是一个基础的、广泛的过程。教育合作是人文合作的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国际竞争加剧的大背景下,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正日益凸显。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必由之路。中俄科技创新合作是两国基于历史背景、现实状况和发展潜力的战略选择,是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俄科技合作历史悠久,为推动两国国民经济建设和提高科技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两国间的科技合作自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已开始,受两国
中亚五国位于欧亚大陆腹地,东边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紧密毗连,西至里海,北到阿尔泰山,南与伊朗、阿富汗相连,地缘政治意义非凡。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中面积最大、经济总量最多的国家。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期间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19年9月确立了发展中哈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于哈萨克斯坦的全面、立体研究就显得尤为必
近年来网络直播发展迅猛,特别是2020年初爆发了新冠疫情,由此引发的线下社交活动减少、人们对线上工作和社交的需求增加、以及网络技术的升级发展等现象,催动网络直播成为互联网传播的重要形式。同时,疫情给各行各业发展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其中房地产行业也受到了挑战,发展出“直播讲房”这一新型传播模式。网络直播也是近年来学界探讨的热门话题。但与网络直播购物等其他直接由直播转化为商品交易的效果不同,房地产空
19世纪下半叶正值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许多女性旅行家涌现,伊莎贝拉·伯德(Isabella Bird)就是当时著名的女性旅行家之一,她于1892年被评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第一位女会员。伯德曾对中国和日本进行了深度游览与探查,并留下游记作品。她这两部作品以客观、精准著称,对两国的自然地理、人文风俗都作了详尽记载。由此,本论文选取了伯德的中国游记《1898:一个英国女人眼中的中国》、日本游记《日
本文为翻译硕士学位论文,属于翻译报告。所翻译的政论文本《英国绥靖政策及其主导者内维尔·张伯伦》选自《伟大胜利的历史(第一卷):悲剧前夜》。此书由莫斯科国立国际关系学院院长阿·瓦·托尔库诺夫牵头的学者团队编写而成,以纪念伟大的卫国战争胜利75周年。书中根据真实的历史事件,揭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前和战中的主要事件,特别强调了如今西方史学家对二战历史的扭曲。此书的出版对维护二战史真相具有重要意义。《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