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本文中,作者论述了信息方式理论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理论来源;概述了信息方式理论的形成过程、概念内涵和主要特征;梳理波斯特批判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观点,在对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解的基础上分析了波斯特与马克思相比较所存在的理论失误和片面性;论述了信息方式理论关于后现代或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世界构图、主体状态和政治话题等理论观点。本文包括导论和六章内容,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分别论述。
导论。波斯特的学术经历包括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它们之间既有内在的内在联系也有一定的区别。信息方式理论由于其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联以及对当代的后现代指认,属于后现代语境中的批判理论;由于它认为自身既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又超越了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并用新的理论和范畴取代了马克思的主要理论和范畴,因此属于后马克思思潮。从总体上看,信息方式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中的主要问题和矛盾,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但由于信息方式理论自觉拒斥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出发来分析这些现象和问题,因此也导致了种种理论失误。
第一章《信息方式理论的支援背景》。信息方式理论的支援背景包括现实背景、文化背景和理论背景。其中,现实背景是电子媒介在人们相互交流中的作用与影响不断扩大。正是随着电子媒介的出现和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流方式,从而为信息方式理论提供了现实的基础。信息方式理论产生的文化背景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流行。后现代主义所提出的一些理论问题促使波斯特提出信息方式理论来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进行分析和批判。信息方式理论产生的理论来源或理论前延是后结构主义的各种主要理论。信息方式理论与后结构主义诸理论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因此,信息方式理论是以电子媒介交流为现实基础的、以后现代主义为文化氛围的、以后结构主义为理论源泉的对当代资本主义文化进行哲学批判的理论。
第二章《信息方式理论的形成、内容和主要特征》。信息方式理论是波斯特于1980年代初期提出的映照生产方式而又试图取代生产方式的新批判理论,它经历一个不断丰富与成熟的过程。信息方式理论是建立在语言学基础上的对以电子媒介为基础的社会交往或交流方式,以及电子媒介时代的社会文化现象的描述和批判,与生产方式之间存在着一种否定性的内在关联。总体而言,信息方式经历了口头的面对面的信息方式、印刷的书写信息方式和电子媒介信息方式,它们大致与人类历史中的古代、近现代和后现代相对应。波斯特认为,只有以电子媒介信息方式为基础才能更好地理解以前的信息方式,并有效地解码当代种种文化现象。
第三章《信息方式理论是对生产方式的替代还是补充》。波斯特认为,在后现代的语境中,只有用信息方式置换生产方式才能重建和复兴批判理论。本文作者试着通过对生产方式理论的形成过程进行简单梳理,揭示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的主要内涵。波斯特的理论失误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完整地理解生产方式,在拒斥形而上学的本质观的同时抛弃了对社会历史的本质透视。
第四章《从仿像到超现实:信息方式下的世界构图》。在波斯特看来,当代的社会世界已经被电子媒介语言多重化了。具体而言就是,电子媒介语言通过自指性相互模仿,在人们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之上叠加了一个由语言、符号所构建的仿像世界。电子媒介语言所构型的世界不是真实的世界,但它比现实还有真实,因此是一种超现实。世界的多重化,在第一媒介即播放媒介时代就已经开始了,但只有到了第二媒介时代即电脑与因特网时代才真正实现了这种多重化。电脑和因特网中的各种虚拟现实,正在成为现实的镜像而与现实相互映照。
第五章《主体的流散:信息方式下的主体建构》。在波斯特看来,电子媒介语言消解了现代性的那个理性自律的、作为行动中心的、稳定的主体,将主体构建为一种去中心的、多重的、流动的主体。不同的电子媒介对主体的这种重构的方式各不相同,但它们的共同特征就是将主体构建为一种碎片化的、流动的主体。在电子媒介中,每一个个体都拥有不同的身份,这些身份之间不存在统一的基础,并随着信息在全球的传输而从一个地方流动到另一个地方,从而实现了个体作为一种碎片散布在世界的各个角落。
第六章《多极化的游戏:信息方式下的政治》。波斯特对后现代政治的批判不是为了寻求某种能够整体改造社会现实的解放叙事,而是揭示后现代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政治构型。波斯特指出,后现代的政治是多重主体间的权力游戏。在后现代,社会统治以超级全景监狱的方式对人们的活动进行无时无刻和无处不在的监视与规训。在这种情景中,个体的解放就只能是通过对信息的占有和利用而进行的权力游戏。后现代的公共空间是一种非实体的虚拟的空间,其中的民主话题也就是一种与现代民主不同的叙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