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象”二字,在中国古已有之,例如老子《道德经》中的“大象无形”;庄子在《庄子外篇天地》中“物成生理谓之形”的表述,其含义根据上下文的不同而不断发生变化。发展到今天,人对客观世界的种种认知结果构成了形形色色的“形象”。而在对形象的学术研究方面,也已由最初的比较文学领域向社会学、心理学、新闻传播学等社会学科领域丰富发展起来。树立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已成为企业能否长足发展必行之事;国家形象的良莠也将深刻影响到内至国民凝聚力、归属感,外至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对组织形象、群体形象、民族形象等的分析研究也开始进入到一个百家争鸣的新阶段。媒介形象作为信息社会的必然产物自然也备受关注,媒体作为大众了解世界的重要平台,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将一幅幅“想象的图景”根植于受众头脑中。文章以近些年来中国社会与主流媒体对“80后”群体的持续关注开篇,试图研究在此过程中“80后”群体呈现在大众传媒上的究竟是何种形象、这种形象公正客观与否,并对该群体媒介形象的产生原因进行思考分析。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和目的进行概述,对“80后”媒介形象的研究印证了现今刻板印象在大众与媒体互动中确实存在,为被传播者媒介形象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积累,促进实践中媒体与受众的良性互动。全文以媒介形象、“80后”、刻板印象、媒体建构作为关键词,以李普曼的刻板印象理论和拟态环境理论、拉康的镜像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同时,将有关媒介形象的学术研究进行梳理,国内方面主要集中在传播主体的媒介形象研究,对被构建的社会组织、群体媒介形象的研究尚未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研究空白。因此,文章试图运用内容分析法,选取团中央机关报《中国青年报》作为研究对象对“80后”媒介形象进行分析研究。选取2000-2011年《中国青年报》以“80后”为报道重点的文本作为分析样本,首先对“80后”在报道中出现的频率及比例进行了数据统计,其间共211篇以“80后”为关键字出现在新闻标题中的报道。报道主题主要包括思想状态、就业创业、参与社会活动、婚恋、消费观等。报道倾向以中立性报道为主,其余部分,2000-2007年以负面倾向为主,07年之后逐渐开始转变为正面倾向居多。在报道类型上,评论类报道以39%的比例独占半壁江山,其次是消息通讯类报道。由此可见,《中国青年报》在对“80后”群体进行构建时最常用的是使用评论性新闻进行宣传、引导舆论,也因此具有更强的意识形态性。报道内容涵盖了从反叛、“独”的性格特点、就业创业中的魄力到物质至上的婚恋态度及由此生发的社会问题等诸多方面。据进一步分析,得出《中国青年报》在“80后”形象建构中存在以偏概全、倾向性过于明显、评论性报道过多等问题,造成了该群体媒介形象失准。在文本分析之后,将“80后”媒介形象分为两个阶段进行总结,第一阶段是作为批评对象的“垮掉的一代”,主要包括独立性差、心理脆弱、骄纵无礼;精神世界匮乏、过分注重物质享受;集体观念淡薄几个方面。第二阶段是浴火重生的“鸟巢一代”,主要包括拥有责无旁贷的勇气和魄力;积极实现自我价值、敢于追梦;物质至上,消费观念超前几个方面。并认为主要是三方面原因引发了“80后”媒介形象的巨大转变:一是“80后”群体迥异的成长环境及作为子女、学生、社会建设者、各领域专业人士等社会角色的不断转换所引起的变化。二是在媒体“80后”形象的“定格”过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社会宽容度的提高在宏观方面促进“80后”媒介形象的大转变。结尾部分,对《中国青年报》在构建“80后”形象时失准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进行总结,同时认为对“80后”群体形象的构建过程中存在以偏概全、失实等问题,极易造成刻板印象的产生。同时,不利于被再现群体的自我认同,引起群体成员的模仿追随,造成认知混乱,阻碍其与社会及其他群体间的良性互动。因此大众传媒在构建媒介形象时应权衡其社会引导功能与客观性公正性二者的关系,促进社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