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小品词”构式是英语语言中使用最广泛的构式之一,由于其在构词、语义、句法等方面的特异性,一直以来倍受研究者的关注。本文采用认知的视角来讨论动品构式中小品词的语义问题。作者首先在综合多个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这些理论包括:Barsalou(1999)的感知符号系统,Gibson(1979)的功能承载理论,Langacker(1987,1990,1991,1993,2003,2007)的认知语法以及Goldberg(1995,2005,2006)的构式语法。这些理论为揭示“世界-感知-概念-语言”整个过程所涉及的不同层面提供了连贯的、系统的解释。感知符号系统搭建起了感知与概念之间的桥梁,认知语法提出的识解概念解决了概念的操控问题,而构式语法则为语言构式的最终形成提供了解释。本文的理论框架实际上是关于概念形成的一个模型。在该模型中,作者区分了概念的三类知识:知觉类知识、功能类知识和空间结构类知识,并认为这三类知识构成了概念的全部内容。由于大脑神经细胞具有功能特异性的缘故,概念具有多模态、非命题性、和拓扑性等特征。概念的形成是日常生活中自然的、非有意的行为,是一个逐步积累强化的过程。而概念的提取具有选择性和部分激活的特征,日常交际中很少会出现需要一次激活某一概念所有知识的情况。因此同一个语言构式(如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会激活不同的概念知识,这就为语言构式(如词汇)的多义产生提供了可能。基于这种理解,作者在第二部分分析了两对小品词(in/out和up/down)在各自的动品结构中的语义。通过空间关系的认知操控,结合各自的知觉属性和功能属性,本文认为可以对这两对小品词的各种语义提供一个系统的、合理的解释。本文将in/out看作是概念中的“容器”意象图式在语言层面的体现。“容器”意象图式是对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各类具体容器的概括抽象。在in/out的各种意义中,具有动态射体的容器图式(即物体进/出容器)是该意象图式的原型。根据概念凸显、概念缩放和观察视角三个不同参数,本文区分了8种不同的“容器”意象图式变体,并结合容器的功能(如盛纳、阻隔、庇护等功能),分析了in/out的各种空间义和非空间衍生义。up/down对应的是动态的“纵向”意象图式。具体来说, up/down包含两个意象图式:一是“纵向”图式,一是“来源-路径-目标”意象图式。与in/out类似,通过概念操控,本文共区分了4中不同的UP和DOWN的意象图式变体。首先,借助概念凸显可以区分两种意象图式变体。此外,通过将直立的身体作为地标产生了第三种变体。由于人体结构的影响(认知活动活跃的器官如头、手都在人体上半部分),我们将自己身体周围的空间纵向分为三层,其中中间层是认知活动活跃区域,而上下两个层次则是认知活动相对不太活跃区域,这影响了我们对up和down的认识,产生了up和down的多种引申义。最后一种变体是以水平地面为参照,大地的稳固性则产生了up和down的其他一些语义。在这两个实例分析之后,作者设计了一个行为心理学实验来验证本文的理论以及本文的实例分析是否具有心理层面的现实性。实验采取了图片启动下的短句语义判断范式。目标句根据小品词语义分为空间语义和非空间语义两种,而启动图片分为与小品词一致、与小品词相反、空白图片(以“+”代替)三种。结果表明,在空间语义动品构式的加工中,一致图片启动下的反应时最短(630ms),空白图片次之(648ms),时间最长的为相反图片(670ms);而在非空间语义动词构式的加工中,时间最短的为空白图片(613ms),一致图片次之(630ms),最长的仍然为相反图片(663ms)。实验结果显示,不管是空间语义动品构式还是非空间语义动品构式,其在线加工都受到了图片的影响,表明了意象图式存在的真实性。此外,在非空间义小品词的短句判断中,空白图片时间最短,表明了非空间语义的动品结构语义整体提取的构式特征,支持了本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