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理性精神作为人类“类意识”的公开呈现,是人类公开运用理性的产物。通过“政治国家-公共生活-良序社会-积极公民”四维分析,得出公共理性精神是政治国家的精神家园,是公共生活的精神品质,是良序社会的精神质态,是积极公民的核心能力。依据理性“强-弱”和公共性“强-弱”四个向度的标准,可知公共理性精神具有强公共性和强理性的特质,并因此区别于公共精神、精神和理性精神。公共理性精神在时间维度上可划分为前现代公共理性精神、现代公共理性精神和后现代公共理性精神;在空间维度上可划分为政治国家领域的公共理性精神、公共领域的公共理性精神和私人领域的公共理性精神。在功能层面,公共理性精神具有一般性功能和特殊性功能,其特殊性功能包括:公共人格生成功能、公共生活维系功能、公共目标获取功能和公共利益调和功能。采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所获取的数据展开分析,得出青年公共理性精神的“五因素”结构,即青年公共理性精神由主体意识、集体意识、公共规则意识、公共责任意识和政治参与意识五个因素共同构成。综合采用德尔菲法和功效函数法,对总量表及五个分量表数据进行规格化处理,按照“优、良、中、低、差”五个档次进行评价,得出当代我国青年公共理性精神总体上处于优良水平。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从人际因素、场域因素、符号因素和媒介因素四个方面来设计影响因素所包含的项目,进而编制影响因素量表。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得出青年公共理性精神深受人际因素、场域因素、符号因素和媒介因素的影响。具体而言,符合因素和人际因素对青年公共理性精神具有直接效果,场域因素和媒介因素对于青年公共理性精神具有间接效果。青年公共理性精神是多种影响因素直接效果与间接效果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代我国青年公共理性精神培育,既要立足当代青年主体,也要立足公共理性精神的内容结构。具体来说:通过培育公民身份意识,实现青年公共理性精神结构性发展;把握公民教育这一主要途径,实现青年公共理性精神层次性发展;利用协商民主是这一现实手段,实现青年公共理性精神整体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