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把他一生中所有的时间都无私贡献到了伟大事业——无产阶级革命中,他致力于要实现全人类的解放,他的理论思想无处不散发着道德光芒。马克思认为,道德是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不断变化的。马克思在其原著中充满着丰富的道德观点,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原著中有关道德的表述进行分析,深入剖析马克思道德观,使经历了数百年时光的马克思道德观,重新发挥对我国当今社会主义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通过四个部分对马克思道德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主要是马克思道德观形成的背景、思想渊源及理论基础。马克思受到其父亲和邻居的影响,加之生活在充满动荡和黑暗的资本主义年代,从小就在内心中产生了高尚的道德萌芽。其次马克思指出康德的“绝对命令”虽然站在了理想、客观的角度对道德进行了说明,但却缺少了物质基础,没有把人当作感性存在者来看待,同时又批判了黑格尔不应把道德与国家统一起来,应使道德完全解放,指出黑格尔只是站在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去宣扬道德,最后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的道德从最开始的唯物主义最终回到了唯心主义。同时,马克思对所生活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剥削、虚伪、欺骗等恶劣现象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最后一节说明了马克思的道德观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第二部分从三个主要阶段叙述了马克思道德观的形成过程。从马克思最早的《青年在选在职业时的考虑》一直到后期著作中,都遍布着他对道德的阐述。从最开始谴责宗教的贪婪、政府的专制到一步步的产生为无产阶级而奋斗的伟大思想,指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才有真正的道德。第三部分主要阐述马克思道德观的主要内容。劳动、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是有关道德起源密不可分的三个方面,劳动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关系,为了维持人与人、人与整体之间的关系,道德便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作为道德起源中另一个不能缺少的重点就是——人类自我意识。关于道德的本质,从实践性和阶级性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同时道德的运行是不断前进的,并且它的进步也具有着一定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指出,只有进入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中,道德才能到达理想境界,那时才能真正的将劳动解放,才能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第四部分分析马克思道德观的当代价值。主要从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将马克思道德观确立为主流道德观,并将其运用在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建设方面,重新树立社会公民尤其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的道德判断标准,使全社会公民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同时要解决社会道德和信仰缺失问题,更好的推动当代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