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开始推行高等教育教育成本分担制度,到1997年后国家开始实行全面收费制度。高等教育的全面收费制度进一步加快了高等教育的发展,但相对人均收入水平而言,这一制度在客观上也使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等教育出现危机,造成我国新的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现象。为了缓解和消除这些问题负面效应,国家在20世纪末全面推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国家助学贷款是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成本分担需求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实质上是党中央、国务院以资金及政策支持等方式参与金融市场资金运作,旨在针对高等教育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国家助学贷款的出现首先缓解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过程中产生的教育机会失衡,学生可通过预支未来收入参与信贷活动为自己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另一方面,国家助学贷款的良性循环更促进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可持续发展,使教育资本运营最大化成为可能。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出台同时也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家庭经济困难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权利的重视,体现了国家对于经济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显现。文章正是以此为背景,在对国内外关于助学贷款运行发展作出描述的基础上,按照从理论到现实的顺序深入分析助学贷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首先是在理论研究上,文章从助学贷款产生、发展、定性的角度依次深入解读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及公共产品理论:从成因上说,国家助学贷款的出现既满足了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需要,又弥补了在分担过程中因学费上涨而带来的贫困家庭子女辍学问题,宏观上成为国家提高高级人力资本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效用遍及全社会的准公共产品,因此必须由国家作为主体提供。对三个理论的研究,为下文完善思路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采用调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在对东北某大学进行实地追踪调研后,对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贷款模式中存在的“市场失灵”问题、银行与政府在助学贷款上的认识分歧,特别是贷款逾期拖欠问题进行了动因分析,指出:第一,国家助学贷款发放主体和发起主体的错位以及二者在对助学贷款战略目标上的价值观分歧影响了贷款发放的规模和数量,是贷款发放供需失衡的重要原因;第二,在政策运行过程中由于缺少系统的组织方式和正确的领导导致各参与主体缺少多方联动和耦合从而无法建立完善机制,影响了助学贷款政策效力的发挥;第三,我国尚未形成的诚信道德体系和对助学贷款缺少完善的立法及行政保护,都成为阻碍助学贷款政策顺利运行的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管理的新构想:在以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体现社会公平为目的的国家助学贷款运行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精确的确定贷款发放对象,将贷款发放给“最有需要的学生”,这不仅是保障教育公平、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的需要,更是减轻国家财政压力,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的客观要求;同时改进政府运行助学贷款政策的整体思路,全面改进政府组织领导及补贴方式以合理的财政激励能更好的弥补助学贷款的“市场失灵”,在利用少量资金撬动银行巨额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针对贷款偿还环境及条件限制,提出了更人性化、更多元化的还款模式及管理方式;优化现有的政策运行外部环境,加快助学贷款立法进程,同时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学生的诚信意识,确保助学贷款政策的顺利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