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叶蝉寄主选择性研究

来源 :贵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c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尾叶蝉Nephotettixcincticeps(Uhler)是一种世界性害虫,本文主要研究了黑尾叶蝉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存活率比较,寻找寄主过程中的定向选择行为,两种水稻品种(黔优568、金优431)和其重要寄主杂草(双穗雀稗)挥发物的提取和鉴定以及黑尾叶蝉寄主挥发物的触角电位反应,黑尾叶蝉触角、复眼,单眼及前足跗节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主要结果如下:  以若虫存活率、成虫存活率、雌虫产卵情况为黑尾叶蝉对其寄主植物偏好性的参考标准,黑尾叶蝉对黔优568的偏好性最强,B优811、奇优894次之,金优431最弱。黑尾叶蝉在双穗雀稗上不产卵,但有较高的存活率。  视觉(寄主颜色)在黑尾叶蝉对寄主的定向选择中起着重要作用,采用“Y”型嗅觉仪生测黔优568、金优431、双穗雀稗对黑尾叶蝉的引诱性,黑尾叶蝉几乎不表现定向反应;“T”型仪生测表明,黑尾叶蝉对光迅速而明显的定向作用;黔优568较金优431对黑尾叶蝉的引诱作用强,双穗雀稗对黑尾叶蝉的引诱性不及稻株。在相同的光强下三基色的引用作用较其它单色光都强,田间粘虫板试验结果表明,绿、黄、蓝色的诱虫板较其它颜色诱虫板对黑尾叶蝉的有较强的引诱作用。  采用顶空动态吸附法对黑尾叶蝉寄主植物黔优568、金优431稻株以及双穗雀稗进行挥发性次生物质的的收集提取,经“气谱——质谱”(GC-MS)联机共检测出44种化学成分,其中烷类11种,萜类9种,酮、醇、醛和酸类10种,芳香族化合物12种及其它类化学成分2种。结果表明α-蒎烯的含量很有可能为黑尾叶蝉对稻株偏好性的一个参数,苯并环庚-1,3-二烯、α-长叶松烯或许为双穗雀稗对黑尾叶蝉的自身特异引诱成份。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可能由双穗雀稗体表分泌,其中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3.622℅,或许使黑尾叶蝉感受到它们的刺激,影响其取食行为。  黑尾叶蝉触角电位(EAG)反应表明,各处理黑尾叶蝉寄主挥发物引起的EAG反应均强于对照;黔优568、金优431引起的EAG反应强于双穗雀稗及其他处理,各处理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黑尾叶蝉雌、雄虫对各挥发物的EAG反应无显著在差异(P﹥0.05)。  黑尾叶蝉触角、复眼、单眼、前足跗节感觉器的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感器数量和分布在雌雄两性个体间相似。触角上有一种毛形感器,一种鳞形感器。复眼较发达,表面着生少量短小的感觉毛,可能属于机械感受器。单眼为背单眼,表面着生短小的感觉毛,是否与飞翔过程中的机械感受有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前足跗节爪的主要功能可能是把握在植物体的表面上,中垫的感觉毛,可否感受叶表面的物理或化学性质还需进一步的试验验证。
其他文献
数字地形模型、三维可视化及数字地形分析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虚拟现实、数字摄影测量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这些技术已出现了很长时间,而随着近几年计算机技术的长足进步,它们
本文以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为案例分析研究了房地产测绘与成果管理信息化建设。设计建立综合业务管理系统,提供跨部门的业务操作。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设计目标是将测绘和成果两个
自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气候变化会议召开,CO2作为最重要的温室气体,进一步进入人们的视野。目前由于C02的观测资料有限,人们对于C02的排放、空间分布特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利用变化极为频繁,传统城乡分治的土地管理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期土地资源管理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