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T形截面组合梁是针对普通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的一些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组合梁。该组合梁具有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工序优化、防火性能较好、综合经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型外包钢—混凝土T形截面组合梁是针对普通工字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的一些缺陷而提出的一种新型组合梁。该组合梁具有结构受力合理、施工工序优化、防火性能较好、综合经济指标高等优点。本课题组对新型外包钢—混凝土T形截面组合梁的受弯性能已经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但目前对其受扭性能的研究尚未展开,这不利于真实地了解该组合梁的综合性能。本文以5根新型组合梁构件的受扭试验和有限元分析为基础,研究了该新型组合梁的混凝土翼板配箍率、弯扭比对组合梁抗扭承载力、变形以及破坏形态的影响。(1)由试验可以得到:混凝土翼板配箍率对组合梁的抗扭承载力和扭转变形影响较小;弯扭比对组合梁的抗扭承载力和变形影响较大,随着弯扭比的增大,组合梁的最终破坏模式由扭型破坏逐渐转变为弯型破坏。组合梁发生扭型破坏时,混凝土翼板上的裂缝分布与普通混凝土梁破坏时相似,组合梁的抗扭承载力随着弯扭比的增大而增大,整个组合梁主要表现为扭转变形。组合梁发生弯型破坏时,相对于扭型破坏,混凝土翼板上的斜裂缝显著减少,组合梁的极限扭矩随着弯扭比的增大反而减小,组合梁的变形主要表现为弯曲变形。(2)建立在试验基础上,进一步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组合梁的界限弯扭比为2。当弯扭比小于2时,组合梁发生扭型破坏,不同弯扭比作用下的的抗扭刚度相差很小。当弯扭比为2时,组合梁前期抗扭刚度与纯扭作用下的抗扭刚度相差很小。当弯扭比为4时,组合梁开裂前的抗扭刚度与纯扭作用下的抗扭刚度相差不大,开裂后的抗扭刚度要明显大于纯扭以及弯扭比小于等于2时组合梁的抗扭刚度。(3)依据试验以及有限元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了新型组合梁在纯扭和复合受扭作用下发生扭型破坏时的抗扭刚度理论计算公式以及新型组合梁在弯剪扭作用下的弯剪扭强度相关方程。基于本文研究工作,可望为新型外包钢—混凝土T形截面组合梁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国内学者对建筑结构流体—结构耦合作用的风致动力响应分析没有形成—套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国内计算风工程(CWE)领域也没有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
随着工艺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源水质恶化问题日益严重,现阶段常规净水工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水质的要求。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质的吸附剂及生物载体,生物活性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本文根据太湖流域苏州相城水厂水源地水质特点,通过预臭氧-混凝-砂滤-活性炭联用工艺研究该工艺对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探究水源地水质的有机污染程度与来源。实验中对太湖原水进行了9个月的监测,原水整体有机污染程度不高,其
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来说,结构设计和构造时的差错、施工质量低、结构的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环境的腐蚀和构件的年久失修等因素都可能使其承载能力不足而需要加固。碳纤维布及高
近年来,钢—混凝土混合结构在我国发展迅速,它兼有混凝土结构刚度大、造价低和钢结构强度高、延性大、布置灵活的优点,是一种符合我国国情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混合结构抗侧
目前,薄壁结构的可靠度设计还停留在点可靠度设计的阶段,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当代结构设计的需要。建筑结构的发展,对薄壁结构的可靠度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通过结构体系
传统的约束屈曲支撑一般是由十字形或一字形钢板构成的核心单元加上钢管混凝土构成的约束单元所组成。在轴向荷载作用下,约束屈曲支撑由内核受力单元来承受轴力,约束单元约束其
根据畸变屈曲的特点,本文通过试验验证在冷弯薄壁卷边槽钢内加设隔板以提高其承载力这一方法的有效性。为此精心设计了12根偏心受压构件。试验结果表明:(1)加设隔板后试件的
2008年发生在中国汶川的地震灾害表明,楼梯是建筑物的竖向交通通道,是在地震中撤离人员的唯一途径,但是它在此次地震中的作用并不明显,甚至是最先被损害的部位,因此阻断人们
高强不锈钢绞线网与渗透性聚合物砂浆结合是一种新型加固材科。其中高强不锈钢绞线网强度高、不生锈、运输及施工方便;聚合物砂浆为无机材料,与混凝土材料粘结性能良好,耐久、耐
本文主要研究了结构断裂分析的一种新型有限元方法即Williams广义参数单元法。建立了Ⅰ-Ⅱ复合裂纹、Ⅰ型及Ⅱ型裂纹问题的Williams单元的有限元计算格式,编制了相应的FORTR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