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所用菌株为本课题组分别从扎龙自然保护区森林、沼泽边等多处不同地点采取土样中筛选的木质纤维素降解复合系LZF-12,利用间歇试验跟踪监测不同培养代复合菌系的发酵性能的稳定性,同时利用DGGE分子技术对其菌系的微生物结构组成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根据影响复合菌系LZF-12发酵的主要因子变化情况,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最大降解稻杆能力。继而将复合菌系LZF-12定向接种于堆肥试验中,研究其强化堆肥反应效应,旨在为进一步加快秸秆类废弃物堆肥进程提供优良纤维素分解菌系。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采用间歇发酵试验,考察不同培养代的复合系LZF-12降解稻秆的遗传稳定性,结果表明,经过连续传代,不同培养代的复合菌系对底物稻秆的降解率均可达到70%以上,各不同培养代间稻秆的降解率差异不明显。发酵液的溶解氧值、pH变化及液相代谢产物的种类和浓度变化基本相似,显示LZF-12具有较强的稻杆发酵性能的遗传稳定性。
2.使用PCR-DGGE技术对不同培养代的复合菌系的微生物菌群结构组成研究发现,复合菌系主要由16种微生物组成,相对比较稳定,主要由具有降解纤维素能力的兼性厌氧菌的羧菌属(Clostridium sp)、解纤维素梭菌(Clostridium cellulolyticum)、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醋弧菌属(Acetivibrio sp)和土壤菌群(Uncultured soil bacterium)组成,这些菌种对不良环境具有较好的耐受和调节能力。
3.针对影响复合菌系产酸发酵主要因子,即温度、初始pH、碳源和氮源的种类和浓度进行了较为详细探讨,确定了各单因素的最佳水平。温度确定为35℃条件下,采用响应曲面法中的Box-Behnken模型对影响复合菌系LZF-12发酵性能的三个主要因素,即碳源秸秆、氮源鸡粪和初始pH进行了显著性影响研究,获得最优培养条件,即稻杆含量为0.86%,鸡粪含量为0.5%,初始pH为7.0,复合菌系LZF-12降解稻杆率达到72.4%。
4.将经过遗传稳定性考察后的纤维素复合菌系LZF-12添加至富含高纤维素的堆肥中进行效果验证,结果表明微生物菌剂处理能够加速堆体总碳和总氮的转化速度,明显加速堆体升温,缩短堆体达到高温所需时间,接入复合菌系LZF-12堆体达到50℃时间比对照组提前了6天。
5.接入纤维复合菌系LZF-12可以显著加快堆体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分解和转化,堆肥结束,处理组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分别降解了60.8%和73.4%,明显高于不接菌的对照组,而木质素的含量在两组堆体中减小变化幅度很小,差异性不大。
6.堆体腐熟指标GI和T的数值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能够明显地加速堆体内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加快堆肥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