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歌苓是当代重要的移民女作家,她以其作品中浸透个人生命体验的人物形象,独特的大文化叙事视角和纷繁错位的语言风格受到民间读者和学术界专业研究者的重视,获得了多项国内外文学奖项。
严歌苓多数的重要作品都围绕着一种强烈的女性情感,这也是其重要的创作特色。研究她的人生记忆则是解读她创作中的个人情结十分重要的一叶“涉渡之舟”。文革,对于严歌苓而言,是一段铭刻着伤痛的悠远和深刻。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严歌苓,在本该最天真烂漫的年纪度过了那段父母被迫受辱、亲人分离他乡、少年无奈失学,周遭满嘴谎言的灾难岁月。这记忆无疑成为严歌苓日后创作中那颗“心上的朱砂”。而后,移民所带来的如同“生命移植”的痛楚,使她开始从大文化视角去聚焦那些身处于漩涡之中而拼死挣扎的女性并创作了大量作品。
自80年代以来,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性解放呼声的不断提高,当代女性为了盲目追求与男性的平等,而不惜抛弃骨血深处的善良美德,刻意“雄化”,力争“赢者”地位。出于对人道的微弱持久的呼唤,严歌苓开始怀念起童年记忆中的小人鱼,并多次在文章中提及自身对于小人鱼般的女性原始善良与奉献,牺牲与宽恕的美好品德的向往。也由此,她用自己的笔描绘了自己的理想女性群体,即小人鱼式的“输者”:尽管她们是弱者,受到各种压迫,但她们天性中的善良、温柔与包容却成为她们在苦难中永不磨灭的灵魂支柱,这支柱给予她们无比的坚忍与坚强,给予她们生活的勇气,也给予了她们足以拯救男性的能力。在她笔下的女性,看似柔弱,实则强大:与男性强壮身体下暗藏的虚伪与软弱相对立的,女性甘愿成为弱者的心态让她们拥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而正是这种女性独有的善良所带来的生命力拯救了男性日渐枯萎的灵魂。
尽管严歌苓从不自称为“女性主义作家”,但作为一个自觉的女性思考者和书写者,严歌苓借助她理想世界中的“小人鱼”镜像,在大呼女性“赢者”的当下,道出另一种女性思考:女性为争取权益而过度“雄化”是对女性天性的强烈破坏,也是对两性和谐世界的致命打击。而道家的“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则为女性的生存提供了另一种思考方向。作者运用她的作品不仅在呼唤来自远古的女性“弱者的善良”,亦希望这种善良能够以种子的形式播撒到每一个人的心田,促使两性世界的真正和谐与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