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潘季驯嘉靖庚戌进士,官至总督河道,工部尚书兼右都御史。《潘司空奏疏》七卷,是潘季驯从事政务活动的奏疏汇编,是其一生政治生涯的代表作。《潘司空奏疏》由其子潘大复丁忧回家主持潘季驯的丧事,从掖垣中觅的寥寥10余篇,向朝廷上书将其父亲的奏疏付梓,凡七卷。本文从知人论世的角度出发,简要的叙述潘季驯的家庭背景和从政经历、交友与著述,更加全面的反应潘季驯个人形象,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面貌。潘季驯少时聪颖,七岁治春秋、能文章。嘉靖二十八年潘季驯乡试第一名,次年考中三甲进士。首次试政江西担任九江府推官,平反刘云四冤假错案。担任河南道监察御史,查大木于南都。潘季驯担任广东巡按御史,抗击倭寇,剿灭匪盗,惩治海丰县丞朱杰逼迫碣石卫官军激变。潘季驯担任直隶顺天督学,勇于提拔后进者,严拒太监干托。其在任职总理河道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四次治河,总理河道兼理军务,提出"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理论,消除两河水患,为明一代之治水能臣。潘季驯巡抚江西,平乱宁州盗,捐资筑堤泽后人。潘季驯担任南京兵部尚书时,对参错不一的法律条令折衷画一。因第四次治河理念与朝廷不合,罢官回乡的潘季驯为家乡乌程县修建一座桥,以便其民。万历二十三年,75岁潘季驯病逝于家,葬于三墩。同时,潘季驯作为一名高级封建官员和文人,有着广泛的交际圈,政治上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江南文坛上也有逸趣相投的知己。从《潘司空奏疏》、《河防一览》以及《留余堂尺牍》等著作中,可以看出潘季驯与著名人士王世贞、王世懋、于慎行、万恭、李迁、凌云翼、邓子龙等人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潘司空奏疏》七卷,著录于《四库全书》卷五十五,史部十一,诏令奏议类,是潘季驯从事政务活动的奏疏汇编,是其一生政治生涯的代表作。该书由潘大复向朝廷上书将其父亲的奏疏付梓。潘大复按照时间顺序将奏疏编辑排序。《潘司空奏疏》中卷二、卷三《兵部奏疏》是潘季驯在万历九年担任南京兵部尚书,而其后四卷《巡抚江西奏疏》、《督抚江西奏疏》为万历四年,编排并没有按照时间的顺序,编次出现错误。《潘司空奏疏》共七卷,八十五篇奏疏。《巡按广东奏疏》一卷,共十一篇奏疏;《兵部奏疏》二卷,共十二篇奏疏;《巡抚江西奏疏》二卷,共二十八篇奏疏;《督抚江西奏疏》二卷,共三十四篇奏疏。《潘司空奏疏》以建言政事、弹劾、举荐贤才为主要内容,叙事形式多样,奏疏以事实为依据,进行议论分析,通过引述历史,以古今成败实例来增强议论的感染力,最终提出对策和解决方案。《潘司空奏疏》具有以时系事,事时明确;采用寓议于叙,议叙结合;体现皇权至上兼顾民生的主旨。《潘司空奏疏》主要内容包括潘季驯巡按广东,巡抚、督抚江西以及其在南京兵部任职时,针对时弊所提出解决措施与方法。潘季驯弭盗平倭政绩突出,其分析广东、江西匪盗众多的原因。从地理位置上,广东地区偏远,江西山林中多;匪乱伴随倭患趁势而起;地方官吏平庸无能,甚至徇私枉法,不能有效履行保境安民职责;同时匪乱受到自然灾害和民风影响。针对以上原因,潘季驯在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命提出"慎选民牧"的观点,在军事上通过军事行动剿灭倭寇和匪盗;政治上通过建立县治、推行保甲制度,建立卫所、废除一切不合理的赋税等措施;在教育上主张发展教育,移风易俗,启迪民智。潘季驯在南京兵部改革,从裁革弓兵工食的名不副实的支出,到通过充实营、清丈土地、定城守、均兵饷、裕作养等措施增强南京城防卫力量,清理库藏、查核裁革官员直银,减少朝廷的费用。潘季驯选官、举荐官员思想上有着其独特的用人理念。在选拔、任用官员尤重进士,知人善用、因地用人,以考核、保留、奖惩等方式举荐、惩治官员。潘季驯巡抚江西时,针对江西地区经济落后,人民生活困苦的社会状况。潘季驯向朝廷建议在江西地区重新铸造钱币,布置开炉铸造钱币事宜。通过开钱局、定责成、定钱式、计工料、议铸额、旧钱回炉重铸、新旧钱收发等措施发展江西地区的经济,便民利民。《潘司空奏疏》是研究潘季驯政治生涯中个人为政思想一部十分重要的典籍,具有很大的文献价值。纵览潘季驯一生,吏治清廉公正,选贤任能;操守凛然,为人刚正不阿;处事周到,行政能力出众;为民为国,鞠躬尽瘁。潘季驯虽以治河显,而所治皆有治迹,所到之处均有能声,为明一代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