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社会关系对制造业企业创新和绩效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考察了中国广东珠江三角洲制造业企业的商业网络,及其对创新和产业发展过程的影响。通过对企业家、企业主或经理人有关信任以及个人在制造活动中利用商业关系的方式的深度访谈,考察珠江三角洲制造商的网络关系及其社会取向。在数据分析阶段,根据被访者的社会取向,制造商被分成三个群体——少数主义、中间主义和多数主义,并且计算社会变量与创新以及绩效水平之间的相关性。 论文的研究得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结果。第一,当网络的结构稠密同时空间延展性好,并且参与网络的企业家(代理人)不但愿意在本地社区中建立紧密的联系,而且将社会关系扩展或延伸到其他社区或地区,网络促进创新的功能可以得到最好的发挥。第二,个人的社会取向和信任能力是对其所在企业的创新,特别是独立创新产生直接贡献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学者们可以通过将企业的经济活动嵌入到经营者所处的特定的社会环境当中,以此更好地理解创新和产业发展过程。 论文通过在一个制度的框架中解构网络形成、维系和调整背后的机制,在更普遍的意义上提高我们对驱动企业家在社会关系中相互作用的过程的认识。这个制度的框架揭示了企业间关系背后存在竞争和重叠的逻辑关系和原因。这种研究方法不但说明了反映社会资本现状的行为方式,而且描述了导致其形成的过程,对社会资本的研究做出了有益的补充。 着眼于中国本土制造商的成功以及本地化生产能力的提高,政策制定者们必须培育更宽泛意义上的信任。此外,还需进一步加强法律体系(特别是执法部门)以及地方政府部门的改革,并且鼓励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对话与沟通。一旦信任的层次以及社会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将鼓励企业家承担风险的行为(如创新)。这种创新动机和创新精神可能将中国的工业发展过程嵌入到更健康和内生化的制度环境当中。
其他文献
学位
近几年,人们经常谈论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为什么GDP每年增长的比例基本保持在8%左右,而税收收入增长比例总是在15%~25%之间,基本上在GDP增长的2倍以上。根据经济决定税收,而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的基本原理,这种现象让人们难以相信,但的确又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表明,在税收水平和税种与投资、出口、就业、生产能力和革新等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那些征收的
本文以深圳市产业转移为例,以邓宁(Dunning,1988)的生产折衷理论(O-L—I模型)为基础,从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以及区位优势三个维度讨论对转移模式选择的影响。产业区域转移是
双边市场理论现已成为产业经济学与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之一,其为产业组织理论增加了新的研究视角,即从传统意义上单个厂商的组织、行为、绩效研究向商业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