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闽赣粤地区位于欧亚东部大陆边缘南段,地处欧亚板块、印度板块、太平洋—菲律宾板块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关键部位,中、新生代盆地的形成、发展及其展布明显受其严格控制。华南板块的地球动力学特征主要表现为大陆边缘地壳生长和大陆增生,其演化过程又与南亚和西南太平洋的深层动力过程以及壳—幔结构有着密切联系。东南陆缘地带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不论在纵向与横向上都是不均匀的,整个华南地区岩石圈厚度较薄,自西往东,华南大陆地区地幔低速层顶界埋深100~140km,东南沿海80~100km,台湾及以东地区为70~80km,海域为70km,表现出结构、性质的不均一性,特别在受力性质、大小和方向上存在很大差异,经过复杂的交替拉张、挤压与走滑活动,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陆相盆地。在地层、构造、岩石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等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盆地基底构造、盆地与岩浆作用的关系、盆地—山脉耦合机制、盆地形成演化与深部过程的耦合关系等方面研究,必能为阐明中国东南部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性质和运动过程,阐明岩石圈结构构造与演化等重大问题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结束于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事件,打破了中国东部古生代的构造格局,形成了北侧大别—秦岭和南侧滇藏—越南两个巨型造山带及其相应的前陆盆地带,华南地区进入陆相沉积发展阶段。印支事件之后研究区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构造—岩浆发展阶段。赣南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元玄武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70~180Ma,酸性端元流纹岩和A型花岗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160~180Ma,表明从早侏罗世晚期延至中侏罗世的燕山早期华南具有后造山、至少是后碰撞、拉张裂解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粤北的霞岚基性岩体(辉长岩Rb-Sr等时线年龄为179Ma)及与其共生的温公Ⅰ型花岗岩体(Rb-Sr等时线年龄180Ma),构成双峰式侵入杂岩,主要由壳幔混熔或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也受控于东南大陆早侏罗世陆内近南北向的拉张,它标志着印支期陆内挤压造山作用的结束,同时转入活动大陆边缘发展时期。
华南板块可以划分为扬子地块和华夏地块。其分界为一长期活动的深断裂带,东段称之为江山—绍兴断裂带,是在元古代碰撞缝合带基础上,于中生代再次强烈活动,经由几期张裂和火山作用发展而成的大陆裂谷带。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产生第一次断陷,形成了沿赣杭带分布的S型火山杂岩,与Ⅰ型共同构成两类不同成因火山(一侵入)杂岩,前者可能是由元古代变质沉积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在此S型火山岩之上,赣杭带南侧福建蒲城—江西二度关一带,分布着双峰式火山岩。早白垩世晚期的第二次断陷,则控制了赣杭带沿线一系列箕状断陷盆地以及红层中拉斑玄武岩和碱性橄榄玄武岩夹层的形成。
浙闽赣粤地区中生代盆地的类型及其地质构造演化受到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及其转换过程的综合影响。早中生代受特提斯域构造作用影响,华南全区处于挤压环境,挤压应力来自于印支地块对华南板块的碰撞缝合,形成了南岭近东西向造山带和南挤压前陆盆地带。进入侏罗纪以来,作用最强的古太平洋板块中的伊佐奈歧板块朝北西方向运移、俯冲到东亚大陆之下,使中国大陆及邻区受到较强的总体上向北西的挤压和缩短作用,华南大部分地区处于挤压环境,形成一系列小型山间盆地;而在南岭东段闽西、赣南、粤北—带产生拉张背景,形成裂谷盆地。晚侏罗世以后,太平洋板块对研究区的影响占主导地位,随着俯冲角度的变陡和俯冲带向洋的后撤,全区由挤压为主转变为以拉张为主的应力环境,由于基底属性有所差异,在扬子地块区域形成以拗陷盆地为主的伸展裂陷盆地,在华夏地块区域形成了火山断陷盆地,而在两大地块边界附近,则形成了一系列半地堑式的红色断陷盆地。华南全区的拉张伸展环境一直持续到第三纪。
由此可见,研究区中、新生代大陆构造是在早先近EW向构造背景上、由于太平洋板块的俯冲作用叠加改造而发展演化的。这种EW向特提斯构造域向NE-NNE向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体制转换从早侏罗世晚期开始,至中侏罗世达到顶峰,南岭东段闽西—赣南地区是其转换位置之一。晚侏罗世—早白垩世,近EW向构造格局基本被NE-NNE向的构造格局所取代,构造体制转换带向NNE或NE方向“非共轴斜向迁移叠加”,完成了向NE-NNE向构造带的转换。早白垩世晚期—古近纪是本区伸展构造形成的重要时期,沉积盆地中玄武岩、双峰式火山岩、A型花岗岩等等,是拉张动力学体制的标志。
中国东南部花岗岩体与中生代盆地的耦合关系非常密切。表现在:花岗岩山脉隆升,盆地沉积,山脉剥蚀,盆地充填,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多数盆地受深部构造—岩浆活动控制,是岩浆上侵过程中产生的,因而具主动性质,并有同期玄武岩喷发;大多数岩体和盆地均形成于区域伸展的大地构造背景。此外包括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挤压前陆盆地与古生代地层褶皱系的耦合,以及晚白垩世—古近纪伸展断陷盆地与伸展山岭的耦合等等盆山系统。研究表明,太平洋板块对欧亚板块的俯冲作用、俯冲角度和速率变化,导致了盆—山耦合的动力学体制从强烈挤压向拉张伸展应力状态转变,伴随着大陆地壳和岩石圈的大规模拉张减薄、壳幔混合及玄武岩浆底侵作用,形成了独特的盆地—山岭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