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核心是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研究一个国家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对该国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但大多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主要关注非农产业发展的拉力,或将其置于二元结构下进行研究。而本文基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产生的影响分析,以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综合视角,将二元教育纳入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因素之中,从而提出缩小元教育差异,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本文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大量社会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二元教育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我国在二元经济结构下的二元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制度以及城乡分割的教育体系,造成贫者所得教育资源越贫、富者所得教育资源越富的格局。城乡二元教育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由于政策的影响,公共教育资源没有在城乡之间得到公平的分配,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为城市所拥有,这直接导致城乡教育发展的严重失衡。在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下,城乡基础教育的差异所导致的城乡劳动力的异质性是最为明显的,这从各级教育收益率的不同中也可以看出。农村人口接受的基础教育质量明显低于城市人口,由此形成的学习能力也低于城市人口,面对后期教育机会或在职培训以及好的工作职位都只能望而兴叹。并且由于教育的代际传递作用,城乡二元教育的影响将是长期的,进一步阻碍了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通过分析得出,二元教育导致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产生差异,在这种差异下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密切相关,劳动力素质越高,迁移率越高;受教育程度影响农业劳动力转移后的职业选择和职业收入,受教育程度越高,其收入越稳定越高;受教育程度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回流也同样产生影响,农业转移劳动力中文化程度越高、技术素质越好者,其回流率就越低;在我国分割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影响下,良好的教育和培训是劳动力能否进入高一级劳动力市场的重要因素。城乡二元教育差距的形成是我国政府追求国家发展战略和教育资源配置以效率为最高目标的结果,由于目前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对滞后,国家公共权力的过度扩张,致使包括教育资源在内的各种优质资源不断地流向城市而不是农村,这也是影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因素。因此,消除教育贫困,缩小二元教育差距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政府应及时调整自己的角色,转变职能,并制定出有效的公共政策,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享受公共教育资源,推行教育立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建立向农村倾斜的教育政策;进一步改革户籍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营造有利于劳动力转移的环境;增加农村教育经费投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调整教育投资比例,支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加强职业技术培训,为农民提供就业选择,同时积极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证;降低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本,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收益。通过各种措施的实施和完善,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