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频电压激励及简化虚拟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双重凸极性SPMSM控制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at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我国对工业自动化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业机器人作为衡量工业自动化水平的主要标准,备受世界各国青睐。近年来,随着3C电子等行业的崛起,衍生出一种新型的轻负载、小型化、模块化的人机协作机器人。为了逐步实现其关节模组的高度集成,缩小体积、降低成本,其伺服系统虚拟传感器反馈控制技术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自主设计的双重凸极性表贴式永磁同步电机(SPMSM)为研究载体,通过简化的虚拟传感器检测技术实现其高精度运行效果。并利用SIMULINK仿真分析模型证明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势。主要工作如下:(1)首先对协作机器人关节中采用的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进行详细的研究,全面分析了 PMSM在各坐标系中的模型方程以及矢量控制技术,并详细推导了空间矢量脉宽调制技术(SVPWM)的实现算法。为证明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2)考虑到SPMSM在高频激励时的饱和凸极性比较小,在此基础上提出双重凸极性SPMSM的设计方案,使其同时具有饱和凸极性与结构凸极性。利用MAXWELL进行双重凸极性SPMSM的本体设计。在高频激励情况下,对传统SPMSM和双重凸极性SPMSM的磁链分布进行对比分析并详细分析了高频激励频率、幅值以及改进电机时采用的金属闭合线圈半径、材料对其凸极性的影响。最后分析了上述四个因素对电机损耗的影响,综合分析以上结果选择最佳方案。(3)基于设计的双重凸极性SPMSM,提出双重凸极性SPMSM高频等效模型并证明了构造双重凸极性的重要性。另外,考虑到新型电机采用传统高频脉振电压激励法会产生转矩脉动,提出新的高频电压激励法和简化的虚拟传感器检测技术,取消了带通滤波器,缩小了信号延迟,提高了响应速度和估算精度。(4)针对提出的基于高频电压激励及简化虚拟传感器检测技术的双重凸极性SPMSM控制方案,通过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案的优越性。
其他文献
汽油机复合燃烧(SI-CAI)能够有效地改善汽油机的燃油经济性,同时提高对稀释燃烧的控制能力,因此成为近年来内燃机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汽油机大负荷出现的爆震或爆压超限等问题,仍然限制高稀释复合燃烧汽油机的运行范围。因此,本研究从整体燃烧放热过程控制的角度出发,基于大负荷工况下对高稀释复合燃烧中的混合气活性分布状态以及缸内热状态调控,建立前期着火-火焰传播过程与火焰传播-后期自燃过程的调控机制,优化发
在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背景下,由于各种新能源陆续接入大电网系统,为了实现各种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在大电网的互联,提出了一种能源管理设备,即能源路由器,可以将各种形式的能源集中管理,将能源的转换与存储功能合为一体。双向直流变换器是其中直流变换的关键部分,能否安全可靠运行关乎整个系统的安全。本文主要对能源路由器中的双向全桥变换器进行研究与设计。本文首先由传统单向直流变换器的拓扑延伸到双向直流变换器的拓扑,
气力输送固体颗粒属于典型的气固两相流。相浓度是反映气固两相流流动状态的重要参数。在密相气力输送过程中,相浓度的在线检测对生产计量和过程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两相流流动过程复杂、流型多变,流场与电场相互影响,且边缘效应和本体电容的存在,都给固相浓度的准确测量带来一定的难度。为了提高气固两相流固相浓度的测量精度,需要进行电容式相浓度传感器的结构优化设计。本文在多物理场耦合条件下,以电容式相浓度传感器
随着全球经济的日新月异,世界范围内对能源的利用和需求迅速增加,然而化石天然气等传统能源日渐枯竭,它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大力发展清洁替代是大势所趋,而太阳能这一相对更为充足、效率更高的绿色新型能源因此受到了重视和广泛的认可,已逐渐占据新能源的重要地位,新能源大量进入配电网络将引发一系列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孤岛效应。孤岛效应会对维护人员和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所以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集成电路制造所需溅射靶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由于铜及其合金具有电阻率低、导电性好、RC延迟低、冷却容易等优势,因此铜布线已成为集成电路的重要发展趋势。高纯铜溅射靶材的显微组织与织构对其溅射形成沉积薄膜的厚度及均匀性有显著的影响,但目前国内对高纯铜靶材制备技术的研究比较匮乏,尤其是对高纯铜旋转溅射靶材的研究不足。基于此,本文系统研究了挤压温度对高纯铜微观组织及织构的影响,目
建筑设计中存在着许多基本规则,但既有研究证明:这些指导性设计方法论并非导向优秀作品的充分条件,许多优秀设计中还蕴藏着建筑师的“直觉”。近年来,从认知的角度解读人类“如何”设计思考和解决设计问题成为新的热点话题,特别是如何采用更科学化的方法来了解在设计活动中所运用或涉及的认知机制。但处于发展阶段的设计认知研究相关理论方法如何应用于建筑师及建筑作品解析,以得到更深层次的认知层面的结果,是尚不明确的问题
随着我国装备技术的快速发展,先进设备的加工能力不断进步。钢铁生产线每天产生大量的生产数据,如何有效从这些海量数据中提取有效信息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厚板轧后冷却领域,冷却控制系统常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采集的数据可能存在异常,系统的控制精度不够稳定,并且现有的冷却控制系统没有专门的故障诊断模块。为了应对上述问题,本文结合某中厚板轧后冷却产线对冷却参数及冷却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建立了中厚板轧后冷却
在当前分布式新能源快速发展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对并网光伏电站内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数据采集传输、管理和维护,确保大规模、高渗透率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安全可靠运行、灵活高效并网成为了研究的热点。本文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3金寨可再生能源发电集群并网消纳示范工程的支持下,针对上述问题展开研究,提出分布式光伏并网能量管理控制算法和分层数据传输系统,实现对分布式光伏电站内部并网设备的统一监测和调控。首先,本
在能源需求增多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双重压力下,光伏、风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逐渐扩大,使得新能源分布式发电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由于自然环境的不可预测性,导致分布式发电技术应用受限,因此微电网技术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新型的配电形式,AC/DC混合微电网同时为交流和直流负载供电,从而减少了电力转换装置的使用,使得微电网结构简单、控制方便、运行安全。三相电压源型逆变器作为AC/DC混合微电网中的互联
随着人们对能源与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节能、环保、低成本的非调质钢代替能耗高、周期长的调制钢生产汽车曲轴成为发展汽车用钢的必然趋势。典型的非调质曲轴用钢,主要有以下优点:采用微合金化技术提高了钢材的强度;非调质钢省去了调质热处理,节能效果显著;通过对钢中硫化物的控制,使得钢材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但受其化学成分的影响,在生产此类品种时冶炼难度较大,制约了此类钢的低成本生产,其冶金难点主要有:钢中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