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单灶性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逐年升高,乳腺癌的发病机制、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近年来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乳腺癌分子分型、基因异常及预后相关分子的研究取得了新的突破,尤其在靶向治疗方面成果显著,如针对HER2基因的靶向药物赫塞汀已用于临床多年,可有效提高HER2阳性患者的生存率。多灶性/多中心性乳腺癌是乳腺癌中的少见类型,有研究者将多灶性乳腺癌定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位于乳腺的同一象限且距离原发癌2cm以上5cm以内,将多中心性乳腺癌定义为位于不同的乳腺象限或在原发灶5cm以外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病灶,也有研究者认为只要多个病灶被正常乳腺组织分开即可,不管病灶间的距离为多少。由于有时不易明确肿瘤是否位于不同象限,病灶间距的测量也不够精确,因此两者常被共同研究,简称为MMBC。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MMBC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常伴有高淋巴结转移率,应引起病理及临床医师的注意。但目前对MMBC的研究多集中于影像、病理特征、手术方式、预后等方面,实验结果存在差异,大多数研究均支持MMBC较单灶性乳腺癌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这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手术方式选择保乳手术或根治术均可,两者术后MMBC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差异;MMBC的高危因素包括患者年轻、有乳腺癌家族史、肿块直径较大、侵犯乳头等;MMBC的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为主,但超过50%的病例可检测到原位癌的存在,因此MMBC和单灶性乳腺癌的总生存率无差别,可能与其中的导管原位癌成分有关,但MMBC与乳腺癌特异生存率相关;在激素水平和临床分期方面研究结论不一,是使用肿瘤的最大径、肿瘤的直径之和、面积之和还是体积,目前尚存在分歧;对于MMBC的起源研究结果也存在差异,不同病灶可能显示相同的染色体异常,而相同类型的病灶也可能呈现不同的染色体异常,因此MMBC的发病机制并不明确。此外分子层面的研究较少,仅为单分子研究,主要涉及BRCA1、ATM、HER2、TP53、RB1等。本课题分析M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收集新鲜伴淋巴结转移的MMBC标本,以伴有淋巴结转移的单灶性乳腺癌作为对照,应用全基因组mRNA表达谱芯片筛选两者有显著表达差异的相关基因,同时关注芯片数据中长链非编码RNA的表达情况,研究MMBC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从基因水平揭示MMBC转移相关的特征性分子标签,并应用RT-PCR以及westernblot等方法分别从基因及蛋白质水平进行验证,探讨MMBC高淋巴结转移率的可能发生机制,为MMBC患者的早期转移预警、治疗以及预后判断提供分子依据,为进一步深入研究MMBC相关的分子特征提供思路。 方法: 复习烟台毓璜顶医院病理科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例3597例,经两名有经验的病理医师阅片筛选出MMBC156例,纳入标准为(1)同侧乳腺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浸润性癌病灶,不管病灶是否位于同一区段,病灶间存在正常乳腺组织,但病灶的间隔距离没有限制(2)只选择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例进行研究,伴有其他类型浸润性癌的病例排除在外。 记录患者的年龄、病灶的位置、病灶的数量、肿物的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状态以及免疫组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HER2、E-cadherin和Ki-67增殖指数在每个病灶的表达情况。对HER2免疫组化染色结果不一致的病例使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进一步确定HER2的表达状态,所有的病理资料数据、免疫组化染色情况及FISH检测结果判读按照WHO乳腺肿瘤学分类(2012版)的标准进行。 收集伴有淋巴结转移的6例MMBC的6个最大病灶及伴有淋巴结转移的6例单灶性乳腺癌新鲜标本,提取其总RNA,进行芯片检测(博奥生物有限公司),通过分析表达谱基因芯片的实验数据,筛选MMBC和单灶性乳腺癌之间具有显著表达差异的基因,然后使用生物信息软件挑选可能与MMBC相关的基因,并使用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分别从基因和蛋白水平上验证差异基因的有效性,将其作为MMBC的分子标签。 结果: 1.绝大多数MMBC的累加直径超过2cm(85.90%),比例明显高于单灶性乳腺癌(46.99大于2cm),MMBC组织学Ⅲ级的占34.62%。MMBC和单灶性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56.41%(88/156)和33.01%(1136/3441).大多数MMBC具有高Ki67增殖指数(58.33%,91/156),明显高于单灶性乳腺癌的42.96%。ER阴性率为28.20%(44/156),HER2(3+)的比例为36.54%,分别高于单灶性乳腺癌的19.99%和18.02%。部分病例不同病灶间出现免疫组化表达不一致,包括ER6例、PR4例、Ki679例以及HER22例。所有的病例都显示E-cadherin强阳性。 2.通过博奥生物有限公司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平台对MMBC异常表达基因所包含的生物学功能及参与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与单灶性乳腺癌相比,发现了MMBC的18个过表达基因和22个低表达基因,包括ABC家族基因ABCC11、ABCB5和PRODH、PROL1。经过RT-PCR及westernblot实验验证,ABCC11表达显著上调,ABCB5表达显著下调,与基因芯片检测结果一致。 3.分析基因芯片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s,lncRNAs)的相关数据显示,其中的1080个基因在MMBC和单灶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存在差异(FC>4,p<0.05),包括458个上调基因和622个下调基因。4个同源性lncRNAs包括C19orf33、C3orf52、C15orf48和C4orf19在两者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RT-PCR实验证实了与单灶性乳腺癌相比,在MMBC中C19orf33、C3orf52、C15orf48的显著上调表达及C4orf19的显著下调表达,该实验结果与基因芯片的结果一致。 结论: 1.与单灶性乳腺癌相比,MMBC具有更大的肿瘤累加直径、更高的淋巴结转移率、更高的高Ki67增殖指数率及更高的ER阴性率,提示其较强的侵袭性生物学行为,应视为与单灶性乳腺癌不同的亚型进行研究。同时,ER/PR/HER2在MMBC不同病灶间的表达可能存在差异,应对每个病灶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若HER2免疫组化表达不一致,也应对每个病灶进行FISH检测,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治疗依据及预后预测。 2.通过基因芯片技术发现了多种在MMBC与单灶性乳腺癌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ABCC11基因的相对高表达及ABCB5基因的相对低表达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上得以证实,提示ABCC11和ABCB5在MMBC肿瘤生成过程及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使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MMBC与单灶性乳腺癌的对照性实验发现了大量异常表达lncRNAs,其中的C19orf33、C3orf52、C15orf48和C4orf19得以证实与MMBC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MMBC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可作为MMBC潜在的特异性标记。 4.通过对表达谱基因芯片的综合数据分析以及基因和蛋白水平的验证,实验结果提示ABCC11、ABCB5以及lncRNAs C19orf33、C3orf52、C15orf48和C4orf19在MMBC中的表达与单灶性乳腺癌显著不同,提示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的转移机制,上述基因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MMBC淋巴结高转移率的发生,可作为MMBC转移相关的特异性分子标签,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生机制、转移机制及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1.全面分析了MMBC的临床病理特征,在既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更科学的肿瘤大小测量方式(应以累加直径计算),指出了其较单灶性乳腺癌更具侵袭性的生物学行为,表明了应对每一个病灶均进行免疫组化或HER2FISH检测的必要性,从而为指导MMBC的治疗及预后提供了更加客观的建议。 2.首次应用表达谱基因芯片对伴有淋巴结转移的MMBC进行了全面的基因检测,发现了大量异常表达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平台获得MMBC与单灶性乳腺癌表达有显著差别的原创性的基因组合,提出了该组合参与MMBC转移的可能性,为进一步确定结MMBC转移相关分子标签奠定基础。 3.首次研究了lncRNAs在MMBC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生物信息学综合分析平台筛选出在MMBC与单灶性乳腺癌中表达有差别的lncRNAs,通过RT-PCR实验证实了C19orf33、C3orf52、C15orf48和C4orf19在MMBC中的特异性表达,为进一步研究lncRNAs在MMBC中的作用提供了思路。 4.课题选取伴有淋巴结转移的MMBC和单灶性乳腺癌标本做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可能影响MMBC淋巴结高转移率的基因因素,筛选出ABCC11、ABCB5以及lncRNAs C19orf33、C3orf52、C15orf48和C4orf19作为MMBC的分子标签,为MMBC转移机制的深入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了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