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培训专员制度”对哮喘患者吸入技术、吸入疗法依从性、哮喘控制水平、吸入疗法态度、健康教育模式态度及构建病患伙伴关系的影响。方法2012年1月~2012年7月,在山东省济南市的两家三甲医院抽取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符合要求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所有患者在实施健康教育前均进行基线测评,包括基本信息资料、哮喘控制水平及患者对吸入疗法态度的测评。试验组采用“培训专员制度”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患者进行哮喘的教育和管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实施健康教育后,于第8天对试验组患者正确掌握吸入技术所需培训次数进行统计;于1个月、3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吸入技术、吸入疗法依从性、哮喘控制水平进行测评;于1个月对两组患者吸入疗法态度、健康教育模式态度、构建病患伙伴关系态度进行测评。研究工具主要包括基本信息资料调查表、吸入技术评价表、吸入疗法依从性问卷、吸入疗法态度问卷、健康教育模式态度问卷、构建医患之间伙伴关系态度问卷及哮喘控制测试表(Asthma Control Test, ACT)。所收集的数据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对比显示:两组患者在社会人口学特征、吸入疗法态度、哮喘控制水平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2.试验组患者正确掌握吸入技术所需培训次数为4.77±1.09次,其中66岁以上老年患者所需培训次数为5.92±1.31次。3.“培训专员制度”对患者吸入技术的影响:健康教育后1个月及3个月,试验组患者吸入技术掌握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1个月与3个月吸入技术掌握合格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培训专员制度”对哮喘患者相关认知态度的影响:健康教育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吸入疗法态度、对健康教育模式的态度、对构建医患伙伴关系的态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1)。5.“培训专员制度”对患者吸入疗法依从性的影响:健康教育后1个月及3个月,试验组患者吸入疗法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1个月与健康教育后3个月吸入疗法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培训专员制度”对患者哮喘控制水平的影响:健康教育后1个月及3个月,试验组患者哮喘控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者健康教育后1个月哮喘控制水平高于健康教育前(P<0.01),健康教育后3个月的哮喘控制水平较健康教育后1个月进一步提高(P<0.01)。结论1.“培训专员制度”下,患者正确掌握吸入技术所需培训次数为4.77±1.09次,老年患者培训次数需适当增加。2.“培训专员制度”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对吸入疗法的认知,提高了患者吸入技术、吸入疗法依从性及哮喘控制水平。3.“培训专员制度”提高了患者对健康教育制度的认可度,对护理工作的价值给予更高评价,促进了医患伙伴关系的建立,为实现哮喘患者的长期教育和管理奠定了必要基础。4.“培训专员制度”为吸入剂临床应用中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