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贫困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消除贫困、解放全人类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后来者毕生奋斗的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不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等均致力于消灭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奴役制度,从根本上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从而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学说,关注和研究的对象是现实生活中的人。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着贫困问题,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关注的重点议题之一。消除贫困、解放全人类成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及其后来者毕生奋斗的事业。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不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等均致力于消灭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奴役制度,从根本上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贫困,从而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深化的理论体系,其演进历史分期与马克思、恩格斯两位伟人的世界观转变历程具有高度一致性,逐步完成了由哲学分析到政治经济学批判再到科学社会主义建构的逻辑转变。最初的哲学分析注重人权、物权、法权的唯物史观分析,在批判与超越中形成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上层建筑;演进中的政治经济学剖析出贫困生成与衍生的逻辑主线:生产资料私有制(劳动力成为商品)—雇佣劳动制度(阶级剥削)—劳动异化(资本积累)—两极分化—多维贫困,最终归因于剩余价值论所揭示出的贫困经济基础和制度根源;最终构建起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则指明了科学反贫困的主体、对象、道路和未来图景。从纵向来看,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史以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根本指导,同时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孕育的反贫困智慧、近现代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反贫困经验和西方贫困治理理论的启示,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诸如毛泽东反贫困思想、邓小平反贫困理论、江泽民反贫困思想、胡锦涛科学反贫困观,尤其是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习近平扶贫重要论述。理论源自于实践,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逻辑主线与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的主题脉络上相吻合,主要经历了思想孕育、初始准备、制度变革、政策细化、脱贫攻坚和战略转型六个阶段。从横向来看,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扶贫实践的有效结合,凸显出寓意丰富且内容深刻的理论逻辑、制度逻辑和治理逻辑。其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理论逻辑体现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反贫困的基本范式,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至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义道路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开放至新时代和新时代以来四个阶段不断调整反贫困侧重点;其二,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制度逻辑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健全和完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构的制度安排,包括但不限于形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基础上的反贫困制度,并在新时代形成了中国特色精准扶贫专项制度和共同富裕推进政策;其三,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治理逻辑体现在:紧紧围绕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等实践主题,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个维度创造性发展益贫经济、彰显社会主义本质、孕育社会主义反贫困文化、搭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和倡导绿色减贫。在新阶段,面对解决繁杂动态的相对贫困问题,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既取得诸多实践成就,又面临着诸多现实挑战,亟须不断明确理论的承继、预判、创新与延伸等指向。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基本范式中内蕴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第一要务仍旧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实现经济持续性增长,包括对生产者自身生存发展能力的提升、全面认识客观物质世界、不断改进优化生产工具等;其次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来强化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公”属性与生活资料分配方式的“共同富裕”目标,具体措施包括通过提高公共服务统筹级别、社会保障兜底等路径促进公平正义;最后,通过制定专项政策来弥补生产方式领域的不足,诸如制定解决相对贫困的战术策略、实现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战略转型等。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理想,也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在东西方反贫困理论与实践中,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时代光芒在全球众多减贫话语中独放异彩,其理论价值在全球减贫实践中彰显出独特的世界意义。一是从学理上回答了“哪个理论更优”,提升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世界减贫话语权;二是在比较中回答了“哪种制度更好”,彰显出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制度优势;三是在全球减贫实践中回答了“哪条道路更行”,提供给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向现代化的中国智慧。可以说,中国在反贫困事业中取得的成就及经验,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提供经验借鉴与路径选择,进一步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价值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减贫的制度魅力。
其他文献
矿料构成的骨架是沥青混合料内部承受和传递外部荷载的主体结构,我国现行规范中以宏观体积指标作为SMA(Stone Matrix Asphalt)混合料骨架结构状态评价的判据。然而,仅仅依靠宏观体积指标无法有效揭示沥青混合料骨架构成机理。对于沥青混合料而言,骨架结构状态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特别是力学承载能力。因此,有必要对沥青混合料骨架构成的力学机理进行深入研究,为骨架优化提供理论基础。本文通过
为解决全球变暖、环境污染和能源安全等严重的全球问题,人们使用无碳或低碳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替代高碳的化石燃料。目前有许多可用的能源,其中大部分来自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然而,不可再生化石燃料的稀缺性和损害环境的缺点,激发了人们对创新型技术的大量研究。氢能有潜力成为未来可替代化石燃料的碳中和能源。特别是利用绿色的太阳能发电,然后电催化分解水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绿色的、低成本的纯氢生产方法
近二十年来,多次爆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如SARS、H1N1、MERS和COVID-19,反复说明了研究人呼出生物气溶胶及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机理的重要性。多数传染病的感染发生在室内环境中,传染性病原体随着人体呼气活动产生的飞沫或飞沫核在人际间传播扩散从而引发疾病感染。呼吸道传染病传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人的呼气行为、室内环境参数、病原体动力特性、易感人员的暴露等。本文主要针对室内环境中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特
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PMSM)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数控机床和工业机器人等领域,但是由于PMSM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系统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参数不确定、多源干扰和未建模动态等问题,影响了系统的控制品质(响应速度、控制精度、鲁棒性等),严重时甚至会造成系统失稳。所以,提高PMSM系统抑制多源干扰及不确定性的能力是设计
风特性实测与结构风效应分析是桥梁风工程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System,SHMS)及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大跨桥梁风振精细化研究提供了有利工具。本文以苏通大桥为工程背景,开展了强/台风特性实测及大跨索承桥梁风效应数值模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桥址
铸造Al-Si合金具有铸造性能优异、耐磨性能优异和热膨胀系数低等优点,被广泛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然而,铝合金的化学性质较为活泼,在潮湿环境中极易被腐蚀,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导致其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铸造Al-Si合金铸件通常具有较为复杂的外形与内腔,很难采用传统的喷涂、旋涂等直线工艺制备保护涂层。此外,在铸造Al-Si合金中存在大量的共晶硅,会影响涂层与基体的结合性
<正>监察体制改革后,梧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引进了党建、法律、财会、信息化人才等一批新生力量。这些学历高、素质好、可塑性强的"80""90"后青年干部承担大量工作和各种临时性任务,成为发挥职能作用的中坚力量,但要适应法法衔接、纪法衔接等新要求,迫切需要强化理论武装,提升专业素养。
环境温度和老化作用下公路和铁路沥青混凝土结构内部呈现出显著的连续梯度粘弹性特性。传统分析中一般忽略这种梯度特性的影响,建立整体均匀化模型,或仅考虑有限的不均匀性,通过将结构细分为多个亚层,并分别指定每层的材料特征参数予以近似。但在赋予单元材料属性时,仍是将单元看作是均质的,单元各结点的材料属性不变,这显然无法真实体现结构内部材料特性的连续梯度变化,计算不够精确。基于此,本文以公路和铁路典型沥青混凝
目前,钢桥的疲劳问题普遍采用基于S-N曲线的评估方法。该类方法中名义应力法、热点应力法、切口应力法存在各自的局限性。疲劳试验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和昂贵成本。因此,发展适用的疲劳性能评估方法对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焊缝细节部位在整个服役期内的疲劳累积损伤和裂纹扩展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泰州大桥悬索桥钢箱梁作为研究背景,围绕钢箱梁正交异性钢桥面板典型焊缝疲劳性能这一主题,基于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对正交异性
针对当前建筑垃圾分选中存在的分选效率不高、自动化程度较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的建筑垃圾智能分选系统并对检测识别过程进行了详细研究。该系统采用背景建模法对建筑垃圾进行检测定位,可以有效避免运输皮带抖动、磨损和光照变化等情况,提高检测精度和定位速度。此外该系统基于ResNet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识别,并通过迁移学习方法对建筑垃圾分类模型的训练效率进行了优化,将模型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