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微生物驱动的氮素损失过程及其环境意义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lli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田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提供了重要保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及农业的不断发展,化肥施用量大幅增加。然而,农田长期过量的施肥,不仅降低了作物对氮肥的利用效率,而且还造成了土壤的氮素超载,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关注农田氮素的迁移转化和循环过程,并进一步揭示微生物驱动的氮素损失过程机制及贡献,对评价与预测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管理决策等至关重要。微生物驱动的氮素损失过程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环节,可将农田中生物可利用性氮转化为气态氮。农田土壤微生物驱动的氮素损失过程有反硝化(denitrification)和厌氧氨氧化(anammox)这两个较为熟悉的过程,以及近些年新发现的铁氨氧化(Feammox)过程。Feammox过程是在微生物驱动下,以三价铁作为电子受体将铵态氮(NH4+-N)氧化为氮气(N2)、亚硝态氮(NO2--N)和硝态氮(NO3--N)。该过程的发现打破了人们对氮素损失路径的认识,这也将影响到农田生态系统的整个氮循环过程。基于此,本研究以无锡市宛山荡区域的农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和分子微生物技术,重点考察了农田土壤的氮素损失过程的季节和垂向分布特征、农业生产活动(施肥和水稻种植)对土壤的氮素损失过程的影响、以及农田土壤的氮素损失过程的生态环境意义,阐明了土壤微生物驱动的氮素损失过程在农田氮循环的地位和脱氮贡献,完善了农田氮循环过程,以期为农田盐碱化治理和农业环境管理提供科学支撑。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1)以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氮素损失过程的季节和垂向分布特征,比较了氮素损失过程的脱氮贡献,分析了关键的环境驱动因子。结果表明农田土壤的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速率有明显的季节和垂向分布差异。在季节分布上,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速率均呈现出夏季最高,春季和秋季次之,冬季最低;在垂向分布上,denitrification速率在0-10 cm最高且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降低,anammox速率在10-20 cm最高且基本呈现出表层高于深层,Feammox速率在20-30 cm最高且呈现出深层土壤高于表层。在脱氮贡献上,denitrification是最主要的贡献者,特别是在表层土壤中贡献超过70.0%的N2产生;anammox也是一个重要的贡献者,随着深度的增加贡献N2产生的比例最高能达到50%以上;Feammox贡献较小,但在30-40 cm土壤层贡献达到最大的25.5%。统计分析表明,温度、总有机碳(TOC)和NO3--N含量以及nir K和nir S基因丰度是影响denitrification活性的关键因素;温度、土壤NO3--N和NO2--N含量以及anammox细菌的16S r RNA基因丰度是影响anammox活性的关键因素;温度和土壤的三价铁还原速率是影响Feammox活性的关键因素。(2)探讨了农业生产活动(施肥和水稻种植)对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活性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施肥显著提高了土壤养分含量,降低了土壤p H,刺激了相关微生物生长,进而促进了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活性。与不施肥相比,施肥对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速率分别提高了0.3~4.2倍、0.3~1.4倍和0.1~0.4倍,表明施肥后土壤中可能存在较高的氮素损失潜势。水稻的种植影响了根区周围土壤的理化性质,刺激了根区反硝化菌和铁还原菌生长,造成了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活性的差异。在根区土壤,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速率比在非根区土壤分别高35.8%、51.9%和65.5%,这表明水稻种植后根区有较高的氮素损失潜势。(3)构建了氮素转化和氮素平衡的简易模型,阐明了土壤微生物驱动的氮素损失过程在农田氮循环的地位,厘清了农田土壤NH4+-N和NO2--N的去除路径,并探讨了氮素损失过程的生态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农田表层土壤denitrification、anammox和Feammox的氮损失通量分别为414.3 kg N ha-1 yr-1、16.3 kg N ha-1 yr-1和13.9 kg N ha-1 yr-1。另外,经分析可知,土壤的氮素损失过程对NO2--N的去除(NO2-到N2)主要是在0-10 cm土壤层,对NH4+-N的去除(NH4+到N2)主要是在10 cm以下。这可能表明在不同形态无机氮污染的土壤层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理措施,对维护农田生态系统环境健康意义重大。(4)通过本研究的实测数据,提出了防止农田盐碱化的措施,为保障作物对氮肥的利用并且缓解农田土壤氮素超载的状况提供基础理论数据,最终服务于维护农田生态环境健康。如可以采取合理的施肥(10-30 cm施肥、长期耕作、夏季增加施肥量),减少氮素损失(降低denitrification活性、减少氨的挥发、避免过多淋失)等措施。
其他文献
聚丙烯酰胺(PAM)是一种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中阴离子型的聚丙烯酰胺在我国油田工业驱油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聚丙烯酰胺通过水解反应可得到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实践表明,将HPAM作为化学驱技术中驱油聚合物对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效果非常明显。HPAM水解度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测量聚合物水解度的办法有较多局限性,有些不适用于地层中混有污水及泥沙条件下的测量,有些实验结果误差较大,因此需
熔合蒸发反应是核天体物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反应过程,它是宇宙中恒星燃烧和元素合成的重要方式。由于其高效的能量产出和自然界中丰富的反应原料,它也是人类未来极具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利用方式之一。核反应现象本质上是核结构内部性质的外在表现,考虑到质量较轻的原子核中α结团结构是非常重要的核结构组成方式,所以研究轻重离子熔合蒸发反应中α结团效应所扮演的角色将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同时这也将为研究原子核中的α结
【研究背景】经颅磁刺激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对脑部进行刺激的方法,通过放置在患者头皮上的线圈产生磁场脉冲,穿过颅骨于脑组织处引起电流(称为“涡流”),从而刺激神经细胞起到治疗作用的一种无创,安全的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常见的主要是重复经颅磁刺激,尽管其基生理机制尚未得到充分了解。自1985年Barker等人首次报告以来,重复经颅磁刺激在调节大脑活动方面取得了广泛而多样的成功。据报道,使用TMS已成功治疗和康
电子给体-受体(D-A)构型的纯有机分子,因其显著的分子内电荷转移特征(ICT)以及独特的光电性能,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关注,是当今研究热点之一。与重金属/重原子的分子材料相比纯有机D-A分子具有易于构建、类型丰富、毒性低等优势,近年来在光电器件(如有机光伏、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发光二极管),生物成像,以及光催化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D-A分子结构的键连方式,以及供受体的类型都会对其性质产生显著
近十多年来,变换光学已成为光学领域最活跃的研究热点之一。变换光学基于空间坐标变换,通过映射电磁参数的分布设计新型的变换光学材料,为控制光的传播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目前,变换光学的方法主要用于设计超材料和超表面,实现隐身、超透镜等应用,而在集成光学芯片方面的研究较少。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基于变换光学,在集成光学芯片上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波导器件,探索了它们的新奇特性,包括等离激元波导、非线性光波导和拓扑光波
能源是人类活动的基础之一,能源的开发和应用是当今各国科学家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化石燃料的减少,可再生的绿色能源太阳能已成为人类能源利用的重要来源之一。如何高效的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是化学家们一直探索的课题,从1886年开始,意大利化学家Ciamician教授和Silber教授对光化学展开了研究。在可见光的照射下,光敏剂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时具有氧化或还原能力,能够促进底物进行单电子转移过程得到活性
功能核酸主要包括核酸适体和核酸酶。与传统的核酸以线性序列形式作为遗传信息载体不同,功能核酸利用分子内作用力折叠成稳定的三维结构,并通过该高级结构发挥结合配体和催化的功能。核酸适体是一类具有靶标识别功能的单链寡核苷酸,研究者们已经筛选获得了特异性结合小分子、蛋白、细菌、病毒及细胞等靶标的高亲和力核酸适体,应用在分子检测、蛋白分离、免疫调控、药物递送等多个领域。核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单链核酸分子,
自从1911年Onnes发现超导现象以来,无论是基础研究层面还是应用层面,超导都受到了极大的关注。而强关联体系作为凝聚态物理中比较核心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具有强关联性质的超导体系,包括铜氧化物超导体,铁基超导体以及重费米子超导体等等,其机理远远不是传统的BCS理论能够完美解释的。压力作为一种干净的电子调控方式,既能调节电子态的关联强度,同时也是超导相图中不可或缺的自变量,自然是研究超
量子色动力学(QCD)是描述强相互作用的基本理论。QCD在低能区域有两大非微扰特性:色禁闭与手征对称性的动力学破缺,这些都使其在低能区有着极其丰富的相结构。在高温,高密等极端条件下,强相互作用物质可能会发生手征相变和出现超流现象。本文先简单地介绍了描述强相互作用系统所运用的有效理论NJL模型以及采用的自洽平均场近似方法,并阐述了所进行的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紧接着,在第三章中,我们采用自洽平均场近似方
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兴污染物,由于其粒径较小且性质稳定,并能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效应,近几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排放到水环境中的微塑料颗粒经过水解、光氧化、热氧化、生物降解和机械破碎等风化作用后,其表面形态和理化性质均会发生不可逆的变化,从而产生更高的环境危害和生态风险。微塑料在众多的风化途径中,光老化过程当前被认为是影响微塑料理化性质变化最主要的途径,通过影响微塑料的分子排列改变微塑料的机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