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博、微信、微新闻、微视频、微漫画……人们的生活似乎被许多“微”名词所包围。这些以“微”开头的名词涵盖了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由微博和“微的哲学”理念共同支撑,构成了“微文化”的核心意义。起源于网络文字平台的微小说,占据网络数字图像龙头的微视频,以及与大众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微信和微公益,是当下几种风头正劲的“微文化”现象,它们的发展现状在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微文化”的流行趋势。“微文化”的流行并非是一种“三分钟热度”的风潮,而是大众的一种生活方式。从名称来看,一个“微”就将它与原先的文化所区分开来。这是受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的一种审美趣味,当时代从现代转向后现代,宏大叙事解构为微小叙事,“微文化”顺势而红;而作为媒介文化的一员,“微文化”的流行与大众媒介可谓息息相关。电子媒介时代,Web2.0构建了“能读能写的互联网”,并随着移动技术水平的提高、智能手机的普及,自媒体的崛起与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成为了“微文化”红遍大江南北的最大助力。然而,“微文化”作为一种流行的文化,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微文化”的受众在不知不觉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信息茧房”,趣味相投的小团体往往带来了意见的“回音室”。而“微文化”由于建立在大众媒介的基础上,它具有部分传统公共领域的特质,扩大了群众参与的基数,降低参与的门槛,却又失去了传统公共领域所强调的空间,模糊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界限。公共领域究竟是被“微文化”重构还是像哈贝马斯语所预言的那样走向衰落,这个问题仍有待商榷。同样值得思考的问题还包括,“微文化”的速食性决定了它的诞生本身就是功利的表现。带着功利色彩的“微文化”并非狭义层面上的“文化”,而从“非文化”到“文化”,“微文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以“微文化”为对象,对其模糊的定义进行梳理,分析其在时代转向中的流行原因,以及反思其作为文化实践在当下遇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