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世纪以来,面对持续化的“三农”问题,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政策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并积极借助市场力量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政府与市场的积极建构使得乡村整体发展状况渐佳,但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权力渗透、资本侵蚀与空间特色消失等问题。按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空间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并反过来作用于社会关系。鉴于此,本文基于社会-空间的视角,将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过程“嵌入”到政府、市场、农民等不同利益主体关系变迁过程中。通过对乡村转型发展主导模式、存在问题以及根源的分析,指出村社自主性的培育是实现乡村可持续性发展转型的有效工具。论文从村社自主性内涵入手,探讨了村社自主性导向下的乡村发展转型思路,并从社会、经济、空间三个层面提出了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路径。首先,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分析当前乡村发展转型的主导模式,辩证地看待每种模式下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的积极效应与消极效应,并针对消极效应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其次,通过对村社自主性概念及其延伸内涵的解读,构建村社自主性与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逻辑关系,并探究了村社自主性导向下的乡村转型与空间重构路径。研究认为:在社会层面,通过重塑村社共同体,能够提升村社在乡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乡村的“主动转型”;在经济层面,通过创新合作经济发展模式,能够推动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乡村“自身造血”能力;在空间层面,通过转变资源配置方式,以村社组织为主体整治农地、整理建设用地、盘活自然人文资源,能够优化乡村空间格局,从而更好地传承乡村“地域空间特色”。最后,结合河南信阳郝堂村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政府和社会组织引导阶段郝堂村转型发展困境和转折,解析了郝堂村村社组织自主性建构的过程,剖析了村社组织主导下乡村发展转型与空间重构的路径与特征,以此作为实证研究部分为论文主要观点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