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内皮功能障碍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中药对内皮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牛黄降压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及取得的临床疗效,进一步探讨其降压机制,为高血压病中医辨证施治提供现代化实验室参考依据,并从临床实践来论证中、西药联合应用较单独应用西药更能增强机体对降压药的敏感性,减轻靶器官损害。
资料与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首先参照我国2005年《高血压诊断指南》的高血压定义及分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选择符合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属于肝火亢盛证型患者,初选符合入选标准者75人,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每日1次,为期1周,作为导入期,最终选择入选者60人,分别分入西药组30人、中西药组30人。西药组继续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mg,口服,每日1次;中西药组加服牛黄降压丸2丸,每日1次,共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肱动脉内径变化率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水平、动态血压、血脂、降压及临床症状疗效、副作用发生情况并以此作统计分析。
结果:
1.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西药组较之西药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下降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牛黄降压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比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效果更为显著。
2.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比较两组动态血压的有关指标(24小时、白昼、夜间平均动态血压)较治疗前均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比较中西药组无论在24小时、白昼还是夜间平均动态血压降压水平上均优于单用西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降压疗效比较中西药组降压总有效率96.67%;西药组降压总有效率80.00%。两组降压疗效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西药组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组。
4.两组间中医症候疗效比较中西药组改善患者症候的总有效率为93.33%;西药组症候改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证明加用牛黄降压丸的中西药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较单用西药组优势明显。
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情况比较中西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L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高密度脂蛋白HDL-L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西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胆固醇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指标治疗前后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西药组与西药组治疗后血脂水平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在硝苯地平控释片降压基础上加用牛黄降压丸在改善脂质代谢紊乱方面优于单用西药组。
6.两组高血压患者NO、ET、NO/ET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前后NO、ET、NO/ET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后中西药组与西药组间比较,中西药组在升高NO,降低ET,使N0/ET趋于平衡方面更有优势,差异显著(P<0.05)。
7.两组高血压患者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比较EDD在西药组与中西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中西药组与西药组组间比较也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牛黄降压丸联合西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优于单用西药组。
8.两组患者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中西药组患者面色潮红、心悸、下肢水肿发生例数及发生率较西药组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
1.研究证实牛黄降压丸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的降压疗效及改善症状的作用较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优势明显并能明显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2.通过观察治疗前后高血压患者NO、ET、NO/ET水平及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证实牛黄降压丸能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障碍,保护血管内皮功能。
3.高血压与内皮功能障碍互为因果,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牛黄降压丸通过降压、保护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调脂等作用对减缓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