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颈性眩晕是指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颈椎病。其既是颈椎病的一个主要的症状,也是颈椎病的一个类型。1926年Barre和Lieou首先提出由于颈部交感神经系统受到激惹可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综合症状后,引起医学界的重视[1]。1949年,Bartschi、Rocharx两氏采用颈性眩晕这个名称,并强调了其于交感神经的关系。颈性眩晕多发于中老年人,表现为突然发作,头颈部不能旋转,侧转即引起眩晕。同时可出现头痛并恶心呕吐,耳鸣耳聋听力减退;视力模糊,重者有猝倒短暂神志不清,走路有偏移步态等症状。颈椎MRA、MRI可见一侧或双侧椎动脉狭窄,扭曲;脑血流图彩色多普勒检查可有椎-基地、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减慢。颈部检查可见颈椎活动受限,椎间孔旋转试验阳性,头部偏向一侧即眩晕恶心。颈性眩晕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主要有椎动脉机械压迫和交感神经刺激两种学说。钩椎关节增生一直被认为是造成椎动脉压迫的主要原因之一。但临床中发现很多颈性眩晕患者并未见到钩椎关节的增生。本文通过比较颈性眩晕患者与同年龄组正常人的颈椎斜位X光片中钩椎关节的高度与宽度,来研究钩椎关节的增生与颈性眩晕发病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2003年间于我院门诊就诊的颈性眩晕患者及同年龄组的正常人。其中正常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WP=37>12例,年龄35岁~62岁;颈性眩晕组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38~66岁,眩晕病史2个月~5年,平均1年8个月。所有受检者均摄颈椎双斜位X光片,且均采用相同体位:立位,身体与胶片底板成450角,颈椎长轴与胶片长轴平行。且为防止X线投照距离及患者体型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用100mm铅条作为标尺,使其与患者颈椎棘突处于同一冠状面,保证其在与受检者颈椎同条件下进行摄片。然后用精确到0.02mm的游标卡尺测量X片中钩突高度,基底宽度及标尺长度,通过两者比例计算得到钩突高度、基底宽度真实数值。测量的标准:皆用颈椎双斜位像测量。①钩突高度的测量:在颈椎斜位片以椎体上缘的最低点至椎体后方的椎板上缘连线为基线(此线作为颈椎上缘的高度)。再于钩突尖端向该基线引垂线,即钩突的高度.②钩突宽度的测量:以上述基线为准,钩突关节最外侧一点向基线引垂线与基线相交为A点。再以钩突尖端向前,沿斜坡下行至基线相交处为B点.A、B两点连线为钩突的宽度。结果:分别测量C3~C6左右两侧钩突的高度及宽度。其中正常对照组30例,共测量240个钩突。钩突高度最大值为7.65mm、最小值为4.02mm;钩突宽度最大值为14.02mm、最小值为8.22mm。颈性眩晕组32例,共测量256个钩突。钩突高度最大值为7.82mm、最小值为4.10mm;钩突宽度最大值为<WP=38>14.45mm、最小值为8.30mm。数据经SPSS统计软件分析后结果为:正常对照组C3~C6钩突高度及宽度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P >0.05),C3~C6椎体各钩突高度及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颈性眩晕组C3~C6钩突高度及宽度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P >0.05),C3~C6椎体各钩突高度及宽度无统计学差异(P >0.05);正常对照组与颈性眩晕组C3~C6左右侧钩突分别进行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颈性眩晕的发病与钩椎关节的增生没有统计学相关性。颈性眩晕的发病是多因素引起的,各种因素间又有复杂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随着研究的深入,骨性因素已经不再是其发病的唯一因素和首要因素,软组织因素与全身因素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许多临床症状在骨性因素到达临床可见的程度之前已经出现,并可以在此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并取得良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