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畔派”诗歌的诞生结束了英国诗歌在蒲柏之后近百年的低落局面,标志着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成熟的开始。华兹华斯是湖畔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不了解华兹华斯,就无法真正了解英国整个浪漫主义文学运动。近年来,中外学者分别从时间、自然观等角度对华兹华斯进行了研究。其中,华兹华斯的自然观尤其受到中国学者的关注。儿童观是华兹华斯自然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乃成人之父”和“灵魂前存在”是华兹华斯儿童观的核心思想,对华氏的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华兹华斯儿童观的研究无疑会对读者解读华氏及其作品提供较大帮助。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华兹华斯儿童观的定义和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分析,并进一步揭示了华氏的儿童观对其本人、其诗作风格以及与其同时代和后来人的影响。
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本研究的重心、研究的问题、研究背景和研究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第二章分析了华氏儿童观的概念和成因。华兹华斯的儿童观是华兹华斯对儿童和童年的观点,其核心理念是“灵魂前存在”和“儿童乃成人之父”。其中,“灵魂前存在”是“儿童乃成人之父”成立的前提条件。华兹华斯的儿童观是在以下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A.诗人早年生活经历华兹华斯虽然父母早逝,兄弟姐妹分离,长期寄宿学校,但他自幼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这种热爱使他随时有一种“归家感”。这种“归家感”使他远离孤独。B.政治运动法国大革命由理性的倡导变成了疯狂的杀戮,这使诗人感到绝望。他不得不将目光再次投向自然,寻求人类救赎的途径。C.文学背景弥尔顿是华兹华斯敬仰的诗人,弥尔顿早在《失乐园》中就提出了“儿童给成人引路”的理念,华兹华斯的儿童观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弥尔顿的影响D.宗教背景亚当和夏娃因为触犯神条,被赶出伊甸园。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的生活是前灵魂的经历,华氏的“灵魂前存在”也由此而来。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外的生活象征着个人和整个人类的童年状态,距离前世还是比较近的。前世的更多记忆使儿童比成人“聪明”。华兹华斯的“儿童乃成人之父”由此而来。
第三章探讨了华兹华斯前期诗作的艺术风格。华兹华斯是诗歌语言和格律的大胆革新者与实践者。他坚持采用生动、朴实和简洁的语言来直接表达人的感情,并主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应尽可能同口语的语音与语调保持一致。华兹华斯前期诗作艺术风格有以下特点:一、修辞方式使用极少。为了尽可能地贴近人类最真实的语言,华兹华斯有意避免了拟人和隐喻等修辞方法。本章通过比较华兹华斯和其他诗人使用修辞方法的数量,发现华兹华斯和他之前的诗人和部分后来诗人在修辞方法的运用的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很好的执行了他的这一诗歌创作理念。二、诗化词汇使用少。同样地,华兹华斯为了贴近人类的真实语言,也为了使自己的诗歌语言有别于大多数诗人,他较为节省地使用诗化词汇。所谓诗化词汇,就是指只用于诗歌而不用于散文的词汇。本章通过对华兹华斯和其他诗人诗化词汇的比较同样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三、选题转向普通人。华兹华斯之前的诗人总体上把贵族和英雄作为他们讴歌、赞美和描写的对象。华兹华斯却把他的注意力转向了普通场景中的普通人。四、韵律更加灵活。华兹华斯摒弃了在英雄双韵体中运用较多的传统韵律,采用了较为简单和灵活的民谣韵律。华兹华斯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很好的贯彻了它的诗歌创作理念,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诗歌创作道路。
第四章剖析了华兹华斯儿童观的影响。首先,华氏的儿童观对其创作风格产生了影响。华氏对儿童及童年的推崇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儿童和童年所代表的童真的推崇。而华兹华斯在诗歌创作中所竭力追求的人类最真实的语言其实象征着人类语言的童年一简单、质朴、率真、没有污染。其次,华兹华斯儿童观是对其诗歌创作轨迹的隐喻。华兹华斯中年以后诗歌创作能力的衰退和儿童童年以后对前世记忆的衰减是一致的。再次,华兹华斯的儿童观对当时的儿童文学潮流产生了影响。最后,华兹华斯的儿童观对改变人们对儿童的看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华兹华斯以前的人们受加尔文教义的影响,认为儿童是邪恶的,天生有罪。华兹华斯把儿童放在了“智者”的位置上,对改变人们对儿童的歧视观念和改善儿童的生存环境产生了积极影响。
第五章是结语部分。本章总结了全文,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将来的研究提出了建议。
总之,华兹华斯的儿童观是其诗学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华氏的儿童观不仅对其本人及其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改变当时人们的儿童观念从而改善儿童的生存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华氏的儿童观充满了拯救色彩,它的归根意识是人类走出文明困境的理想途径之一,并对未来的人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