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对鼠尾草属(Salvia)山东丹参S. shandongensis及其近缘种丹参S.miltiorrhiza和同属植物,采用植物分类学、形态解剖学、孢粉学、种子状果实扫描电镜下微形态结构、叶绿体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活性成分定性定量测定等多种方法相结合,进行综合比较实验研究,其具体内容和取得的结果如下:1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植物分类学与形态解剖学研究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叶表皮及其附属物进行微形态比较研究,叶表皮细胞形状及其垂周壁和外平周壁雕纹、花冠大小、花药药隔上、下臂长度、根的维管束数目等特征在种内是稳定的,种间区别明显,在分类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为种的鉴定和种间分类首次提供了叶微形态特征的重要依据。2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孢粉学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对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花粉粒进行微形态比较观察,其花粉粒均为六沟型和各自具有不同的网状纹饰,这些特征在种内是稳定的,但在种间其形状、大小、网状纹饰及其网眼和网脊均有明显区别,在分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首次为山东丹参新分类群的成立及其近缘种的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3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种子状果实研究采用扫描电镜对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种子状果实进行微形态的比较观察,同属12种植物的种子状果实形状、大小、外果皮纹饰种间有明显差异,在分类学上有着重要意义,为种的鉴定和种间分类首次提供了种子状果实重要依据。4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叶绿体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的研究基于psbA-trnH基因间区序列对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进行叶绿体DNA条形码分子鉴定,结果表明,山东丹参和丹参种间变异位点为15个,丹参和白花丹参种间变异位点为22个,山东丹参和白花丹参种间变异位点为5个。本研究不仅为山东丹参新分类群的成立提供分子水平依据,也为白花丹参超出了丹参变型的范围提供了分子生物学的依据,这与山东丹参和丹参的形态分类学特征相吻合。5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活性成分定性定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山东丹参及其近缘种的脂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山东丹参中丹参酮ⅡA含量和丹酚酸B含量符合2010版《中国药典》标准。综上所述,对鼠尾草属山东丹参S. shandongensis及其近缘种,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种子状果实、分子生物学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形态特征、微形态和DNA遗传信息相吻合,为山东丹参新分类群的成立与其近缘种丹参的分类鉴定首次提供了一系列的重要依据,充分支持了山东丹参是一个新分类群;也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白花丹参超出了丹参变型的范围,拟定将白花丹参提升到种级地位:Salvia alba (C. Y. Wu) J. X. Li, Y. Q. Zhang et X. J. Li sp. n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