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如何改善和提高公司治理水平成为资本市场研究的焦点,在国际公司治理运动兴起的影响下,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正受到高度重视。尽管如此,中国股市还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质量不高、股权结构不合理、财务信息披露无效以及法律体系约束薄弱。公司治理机构不仅包括企业内的治理机制,如大股东控制、董事会、高管报酬、财务信息披露等,还包括企业外的治理机制,如企业控制权市场、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内部治理机制是公司控制的直接工具,外部治理机制则是公司控制的间接工具,公司绩效的改善有赖于内外部治理机制的改进。本文的研究主题是分析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之间的关系。合理的股权结构是使公司价值最大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多个大股东的股权制衡模式在西方的理论和实践中被认为是改善大股东治理的有效方法。而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高度集中使第一大股东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重大,本文将探讨在这样的背景下其他大股东对第一大股东制衡的公司治理效率。为确保投资者的利益,财务信息的充分披露和高度透明度是必要的,选择高质量的事务所进行审计意味着提供给投资者更及时、充分、准确的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等信息,意味着对中小投资者更好的保护,因此在本研究中,事务所的选择既是一种内部治理机制,又被视作是对中小投资者权益的保护,作为一种公司外部治理机制。股权制衡、聘请大事务所进行审计这两种不同的公司治理改善机制,将产生不同的公司治理效应。本文共分六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引论。本章提出了本文所要研究的问题,讨论了本文的写作背景,并介绍了各章节的内容安排。第二章,本文的理论分析综述。本章介绍了大股东治理对公司价值的正负面效应—激励效应和防御效应,梳理了第一大股东治理的功能和局限性;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多个大股东的股权制衡与治理机制,并在探讨股权制衡的理论基础上,对多个大股东的治理行为与公司价值进行了分析;最后,引入上市公司对审计师的选择作为投资者保护的变量,阐释股权制衡、审计师选择与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第三章,第一大股东持股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第四章,多个大股东的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第五章,股权制衡、审计师选择与公司治理改善的实证分析。这三章实证分析部分是本文的主体。这三部分分别设计了研究模型和变量,对不同的股权结构(单个大股东或多个大股东)对公司价值的治理效率进行了回归分析。在第一大股东持股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部分,作者按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区间对样本进行了分组,从总样本和亚样本的角度分析了大股东控制的代理成本,探讨了大股东治理的正负面效应;在股权制衡对公司绩效影响的实证研究部分,作者阐释了股权制衡的界定,并以是否存在股权制衡进行亚样本分组,分析了多重大股东持股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进而讨论了股权结构的演进和改进;在股权制衡、审计师选择与公司价值的实证分析部分,作者选取公司对审计师事务所选择作为衡量投资者保护的指标,考察了审计师选择和股权制衡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股权结构优化、投资者保护与公司价值的作用机制。第六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本部分着重概括了本文的基本结论,说明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在论文的最后,立足于中国的制度背景指出了大股东治理机制的优化举措,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文章剖析了大股东治理的正反面效应,通过对多个大股东股权制衡与第一大股东的治理功能进行对比,用实证证据强调和解释了第一大股东在公司治理中的核心角色。这些成果有助于对股权结构和内部治理机制的理解和改善。2、文章开创性地将审计师选择作为投资者保护的变量,并结合审计师选择与股权制衡这两种公司治理机制,实证分析股权制衡、审计师选择的治理功能和业绩效应,在经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剖析大股东治理与公司价值的内部作用机制,并提出了相关治理政策建议。这一系列的探讨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机制的改进,证券市场的完善都具有建设性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