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规划,遵照环境影响评价法,必须开展规划环评。如何衡量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性,进而评价规划的科学性并提出适宜环境的调整方案,是目前规划环评中的难点。评价方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而我国目前对土地利用规划环评的方法十分欠缺。本文采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及生态价值评价方法从环境和经济两方面对土地规划环评进行方法学的探索,并以武汉汉南区为案例进行了应用研究。遥感(RS)是研究大尺度环境问题的最佳技术之一。本研究运用ERDAS IMAGINE软件,通过格式转化、多波段图像输出、图像增强等技术对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在现场调查和航片分析的基础上,对汉南区287 km2的土地,提取1200余个样本,建立分类评价模板,进行非监督和监督分类。为方法的运用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保证。在获得详尽土地类型空间信息的基础上,借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的方法,分别进行了生态环境状况和生态价值的三时段,即近期(2002-2004年)、远期(2010、2020年)、早期(1991年)的现状、预期及回顾性评价。生态评价结果:汉南区1991、2004、2020年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依次为37.1、36.9、36.6,均达到“一般”水平,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但“无明显变化”。其原因是建设用地量逐年增加而导致了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下降。生态价值计算结果:汉南区1991、2004、2020年生态价值量依次为5.85亿元、7.54亿元、10.4亿元,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其原因是林地面积通过农村居民点的整理而得以增大。两种方法的结果均说明,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和扩大生态林地面积是保证土地规划环境友好性的重要手段。根据评价结果,可进一步从产业发展战略及各类用地布局、规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调整建议。本研究将现代遥感技术、生态评价技术、生态价值量化方法融于土地规划环评之中,并基于遥感技术,尝试了从生态和价值两方面的变化对土地规划进行多视角的分析和评价的方法;在具体运用上,对技术规范评价指标体系的三项指数计算进行了改进。不仅为土地利用规划环评提出了一种科学的可供借鉴的新方法,而且提供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