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混凝土拱桥具有造型雄伟、桥梁跨度大、承载能力高、工程造价及成桥后维修花费少等优点,因而其发展成为历史悠久、建造数量多、竞争力强的桥型;在钢筋混凝土拱桥的建造过程中,施工方法的选用是其中的关键技术。目前拱桥施工方式总体上分为有支架施工和无支架施工两大类。因为采用整体支架施工的桥梁具有整体性好、施工稳定性好等优势,故其在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钢筋混凝土拱桥的施工过程是分阶段施工过程,每个部分的构造逐渐形成。施工中各阶段结构形式及施工荷载都不同,并且成桥状态的设计荷载与施工阶段累积荷载存在一定的不同。一般意义上的结构设计分析是在结构成桥状态下将荷载施加到整个结构,但这并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各阶段施工过程中桥梁的受力。这种分析方式对于一次成桥施工的桥梁结构的分析是可以满足要求的,但对于分阶段施工的桥梁只是一种近似计算,不能真实反映实际结构受力状况。对于使用分阶段施工的拱桥结构,力的状态是连续累加的结果,应该分别对每个条件或每个阶段的结构进行受力分析;拱桥桥台位移对拱桥承载能力影响较大,需分析不同桥台位移值对拱桥内力和相应抗力的影响程度,从理论上计算拱桥所能承受的桥台位移的极限值,为实际桥台位移控制提供依据。本文依托某刚架混凝土拱桥,针对其施工过程中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利用MIDAS/Civil实现对该桥的施工过程仿真,分析计算了不同拱架方案、拱桥施工顺序及桥台位移对结构的影响,对实际施工组织及桥台位移控制提出合理化建议。具体解决问题如下:(1)选定合理的主拱圈分节段浇筑方案,研究在分节段浇筑过程中满堂立杆式拱架和拱式拱架的变形规律,并依据浇筑过程中拱架变形及扰动最小的原则,确定最优的分节段浇筑方案以及拱架方案;(2)拱桥的成桥内力与施工程序有关,针对本工程,提出两种施工顺序,即:(1)主拱圈浇筑完成后,先拆拱架,再浇筑拱上横墙,最后施工桥面板;(2)主拱圈浇筑完成后,再依次浇筑横墙及桥面板,最后拆除拱架;分析不同施工过程对该桥成桥内力的影响,对实际施工顺序提出建议;(3)拱桥桥台会因施工控制不当发生位移,影响拱桥承载能力,通过分析计算因施工原因产生的桥台位移对该拱桥承载能力的影响,并推算出相应位移的限值,以此指导该工程施工。论文成果可为同一类型拱桥实际施工过程组织以及桥台施工控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