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兴起而出现并发展起来的,是中国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项基本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河南省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
(1949年-1965年),高潮和鼎盛时期(1965年-1980年),萎缩、瓦解和休眠时期(1980年-1994年),局部恢复、重建和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时期(1994年-至今)。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特点和阶段性成果,同时也留下了一些经验教训。河南省三级医疗卫生网、“三土”“四自”群众运动以及赤脚医生等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息息相关,而农村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对合作医疗制度影响则尤为突出。
目前,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已经全面开展,并且于2008年实现新农合的全覆盖。但是,这一制度也面临新的挑战,即防止农民参合积极性的下降和反弹。这就要求从各个方面努力,增强新农合的吸引力,尽可能把全体农民都覆盖在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内。结合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历史变迁和我国农村社会的具体形式,对合作医疗发展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健康发展,并为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开拓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