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光折变材料因性能易调节、器件易制备等优势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性能主要受光生载流子产率、载流子的扩散能力等方面的影响。因此,本论文通过改变光导分子中供受单元的方法,调节光导小分子的能带结构,以促进光生载流子的传输、内建电场的形成,进而达到提高光折变器件综合性能的目的。基于以上论述,本论文选择光性能优异的供受体单元,并通过SUZUKI反应,在受体两侧加上供体单元以形成D-A-D结构的光导体小分子材料,从构造和构型上对分子进行修饰,制备了新型低带隙光折变光导材料,可用于近红外光折变器件中光导性能的研究。1、制备了多种具有强吸电子能力的苯丙噻二唑或苯并三唑衍生物作为受体单元,合成了具有优异给电子能力的吩噻嗪、咔唑、三苯胺衍生物作为供体单元,将其用于制备一系列具有D-A-D结构的低带隙光导体小分子材料。通过对分子构造和构型的设计,为克服有机光折变器件因能带不匹配造成的响应时间长、增益因子和衍射效率低等缺点做好基础设计。2、目标产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表征结果表明:化合物在稀溶液状态下的能带隙最高不超过2.398eV,最低可达2.183eV,证明这些化合物有希望用于长波光折变材料及器件的研究。3、通过对供受体单元上所连烷基链大小和结构来调控目标产物的柔性,使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较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如以吩噻嗪为供体的化合物Tg为28℃,以双烷氧基取代三苯胺为供体的化合物Tg为3.3℃。材料的加工性能不仅得以提高,且有利于改善光折变器件的取向增强效应,使器件具有更大的增益因子。4、利用核磁、红外、TG和DSC等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化学结构与目标化合物一致,分解温度均高于350℃,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5、为了进一步完善材料的光吸收性能、光电导效率、成膜性、光热稳定性、透光率等多方面性能,本文还初步开展了超支化光导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