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是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微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明确提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积极培育优良家风。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誉的朝鲜族,以崇德明礼和敬老慈稚而闻名,其悠久的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价值意蕴,是滋养家庭美德教育的温润养料。朝鲜族家庭美德承载着塑造朝鲜族儿女的家庭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是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的微观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明确提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积极培育优良家风。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誉的朝鲜族,以崇德明礼和敬老慈稚而闻名,其悠久的民俗文化中蕴涵着丰厚的价值意蕴,是滋养家庭美德教育的温润养料。朝鲜族家庭美德承载着塑造朝鲜族儿女的家庭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的重要功能。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族家庭美德不仅是涵养时代家风和润泽道德建设的精神源泉,更是铸就中华民族精神和坚定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然而,伴随我国家庭文明建设在朝鲜族地区的深入推进,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虽然产生了诸多的积极成效,但也存在部分难题。一是教育主体的育人格局和育人力度尚待增强,二是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环体和介体尚未达成协合的状态,教育环境助力不足、教育特色愈发淡褪、教育内容略显偏颇、教育方法尚待创新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因此,回归本源以重塑价值之维,引借美德之“源”灌铸精神之“钙”,以此激活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传承发展的生命力,既是解决现实困境之“本”,亦是焕新生和谋发展之“道”。第一章为绪论。首先,选择以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作为研究的切入点,既是着眼于发展大局的意义使然,也是为了推动践行习近平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重要论述,以及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其次,借助文献研究法、深度访谈法、参与观察法,民族志研究法展开具体的研析,以此揭示朝鲜族家庭美德的时代内涵、描绘朝鲜族家庭文化的绚丽形态,探寻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发展之路。最后,研究的创新在于拓宽了以少数民族家庭美德教育为研究客体的新鲜视角,为提高我国家庭美德教育的实效性提供了新思路。第二章为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基本理论。朝鲜族家庭美德是基于人的人性完善和社会关系和谐的需要而在现实生活中被创造出的精神文化,是用以调节家庭人际交往的应然性和导向性的价值意识。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正是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的实践,是实现美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必要前提,是立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弘扬社会文明风尚等前提性背景之下的道德实践探索和对时代发展需求的积极回应。第三章为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主要特色。首先,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基本观念,包括追求和谐共通的家庭伦理意识、遵循崇德重教的修身治家准则、推崇敬老为美的位阶序列心理,恪守以礼为本的代际相处之道。其次,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核心内容,包含传授慈孝教育、渗透感恩意识、培育勤俭作风、涵养和谐友善的品质等。再次,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具体方法,包含以谚文敬语为依托的家风熏陶法、以人伦日用为起点的情感培育法、以典型仪式为载体的生活实践法,以知行合一为旨归的身教示范法。最后,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传承途径,包含以民谭格言为主的经典读物、以谶谣打令为辅的艺术媒介、以传统尤茨为纲的文娱活动,以民族节庆为鹄的风俗习惯等。第四章为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现实境遇。通过参与观察和深度的访谈,了解到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成效向好,但也存在一定问题,即教育主体对家庭美德教育重视不足、家国情怀的培育有待深入、家庭美德教育的传承路径尚待拓宽,家庭家教家风特色式微的现实境况亟待改善等。围绕上述问题展开具体的论述,并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第五章为新时代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实践路径。首先,优化教育主体的育人观念,塑造人格本位的教育理念。其次,立足时代语境,完善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内容建设。再次,创新和丰富教育载体的形式以有效拓宽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传承渠道。最后,建立建全相关政策机制为朝鲜族家庭美德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最后为结语,总结全文并深化论题的立意价值。朝鲜族善用民俗文化中蕴藏的隐性教育资源,实现了“以文育德”和“以德承文”的辩证统一,为赓续中华民族精神和塑造新时代家庭文明风尚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他文献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历史奋斗进程,在其不断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必然会展现出阶段性特征。马克思指出从资本主义发展到共产主义,会经历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并且将未来社会划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在继承马克思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将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明确为社会主义社会,阐明社会主义的发展需要经历若干个阶段。俄国十月革命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立足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
在以往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由于尚处于萌芽阶段,发展的还不成熟,因而以纸为代表的物质工具是个人信息的主要承载方式。较于网络,纸质文件方便集中保管且管理难度不高,因而丢失、泄露的可能性并不高,再加之信息的营利价值并未凸显,故而针对个人信息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鲜有发生,关于信息保护的立法也就得不到重视。而如今,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催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交平台,人们一边享受着其带来的优质服务,一边也出现了许多困
意识形态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政党的性质,决定着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导权,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引领力是建立和实现意识形态领导权的内在要求。聚焦提升引领力,为进一步加强和巩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确立了更为明确的目标、更加具体的着力点。为此,我们务必要紧紧围绕这一重大战略任务,通过强化党政主导、推进主体联动、关注生活叙事、主张亮剑发声,构建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错综复杂,协调好不同民族之间的关系对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安定、国家兴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党始终予以民族问题高度重视,与时俱进地对民族工作进行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剖析民族关系与问题的基础上,着眼现实发展需要,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大论断,为完善我国民族理论、推进民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步入新时代,伴随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深入人心,不同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规模的生产和运输逐渐普及,大量的商品已遍布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当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为人们提供空前便利的同时,它还把我们引入了一个“风险社会”;安全生产事故、环境污染致害、食品药品质量问题不断涌现,造成大量的消费者权益遭到侵犯。在面对大规模的受害人索赔时,侵权公司常常会面临着破产的结局,而在我国,大规模的侵权债权被视为一种普通债权,因此,对于大量的受害人来说,要想从破产清偿中获得充分的
2015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意见》指出了新形势下群团工作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同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再次强调了工会工作的重要性。工会作为党的重要群团组织,连接着党和职工群众,肩负着团结组织职工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使命,承担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
劳动正义是劳动过程中人的“类本质”的实现,因而它就是劳动解放。然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在劳动过程中失去独立性或自由。这种非正义劳动源于资本雇用劳动:资本购买劳动力进行生产产生剩余价值。结果,资本主义社会日益产生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阶级分化使社会分裂和人与其“类本质”异化。马克思劳动正义就是批判资本主义的劳动不正义,实现人的解放和人的本质的复归。具体说来,资本逻辑源于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论断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理论上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矛盾学说的新发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构成内容和理论基石;为新时代这一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提供了重要依据。其现实意义是助力这一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党和国
当前,多项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表明了我国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和推动研究生教育事业发展的决心,政策中都一致强调了要多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研究生教育的标准制定、质量监督等内容中来。博士生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最高层次,社会力量在推动博士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发挥的效用同样不可忽视。同时,博士生教育的规模扩张引起了学界、社会及政府对博士生教育问题的多方关切,使得利益相关者增加,再加上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时出现的制度不完
需要是人们进行一切行为活动的基本前提。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作为人的需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人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着基本动力。人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是以三种形态存在的,分别是个体、群体和类,其中个体是构成群体和类的基本单位,也是构成人类社会的基本元素。因此相较于其他需要主体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个体需要有其独特的内涵,是个体为了保证自身生存、发展、延续而同思想政治教育所结成的一种相互依赖关系,具有生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