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全球定位系统(GPS)采集了横断山北部高山区35个样点43个土样,用稀释平板法对该区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进行了分离计数。对真菌进行了初步鉴定,并分析了真菌数量与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地利用方式和pH等因子的相关性。根据土壤真菌的数量、种群及其分布研究该地区土壤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还分析了土壤真菌在拮抗病原菌和分解纤维素方面的潜在能力。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横断山北部高山区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中,细菌数量占绝对优势,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总数可达1.06×107cfu·g-1干土以上。不同样点的土壤真菌总数存在较大差异,真菌数量最高达6.94×104cfu·g-1干土,最低仅有6.58×102cfu·g-1干土,相差100倍以上。同一样点内,土壤真菌数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不同地理区域,土壤真菌的数量分布表现为折多山(1.62×104cfu·g-1干土)>松林口(0.85×104cfu·g-1干土)>雀儿山(0.48×104cfu·g-1干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真菌数量表现为林地(1.19×104cfu·g-1干土)>草地(0.60×104cfu·g-1干土)。真菌数量随土壤质地的不同而表现为粘壤土(1.38×104cfu·g-1干土)>砂质壤土(0.62×104cfu·g-1干土)>壤土(0.54×104cfu·g-1干土)。 经分离共获得515株土壤真菌,其中表层土壤385株,下层土壤130株。表层土壤分布范围较广的真菌为Penicillium spp.、Trichoderma spp.、Aspergillus spp.、Cladosporium spp.、Broomella sp.和Mucor spp.,其分离频率分别为97.14%、80.00%、65.71%、57.14%、45.71%和31.43%。上述类群所占的数量百分比分别为21.48%、8.59%、10.97%、7.81%、1.81%和6.11%。另外,酵母类真菌占有一定比例,其分离频率和数量百分比分别为68.57%和23.46%。 土壤真菌与土壤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分析表明,真菌数量与土壤中全钾、全磷、有机质含量、速效钾、速效氮、速效磷和缓效钾含量以及土壤含水量均呈正相关,与pH值和土壤全氮含量呈负相关。其中,真菌数量与全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另外,真菌数量与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呈显著正相关。土壤真菌的物种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优势度指数(D)分别为6.7714±2.9415、1.6956±0.4110、0.9302±0.0719和0.2290±0.1052。折多山地区土壤真菌数量最多,物种丰富度(S)和Shannon-wiener指数(H′)最高,分别达8.5000和1.8702。利用极点排序,结合垂直带的气候类型,可将横断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