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黑兹尔.马库斯和北山信夫提出的独立型自我和互立型自我理论为基础,聚焦刘宇昆《思维的形状:刘宇昆作品集》中系列短篇小说中的自我建构模式,以及东西方文化元素在人物及作者身上产生的自我建构方面的影响。华裔美国作家刘宇昆的短篇小说集《思维的形状:刘宇昆作品集》是科幻领域的优秀代表作,获得过星云奖和雨果奖提名。与一般科幻小说不同的是,该小说集除了具有硬科幻小说的特征,还饱含东西方文化色彩和人文关怀,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首先,本文将刘宇昆的人生经历与自我建构理论相结合,分析他及其作品与自我建构模式的关联性。通过分析,本文认为刘宇昆科幻作品中吸引读者的人文关怀与他的自我建构模式相关。其次,本文从人与人、人与社会两个方面分别叙述作品人物在独立自我建构与互立自我建构两个概念上的具体表现,互立型自我的一类人在意、关心和依赖他人与周围环境,将自身与背景环境融为一体,以构建自我与环境的和谐关系;而独立型自我的一类则坚守自我的内心世界,将自身与外界隔绝,找寻内在归属。再次,本文从故事的情节和时间入手,分析作品人物在独立型自我与互立型自我之间如何实现转换。一类人由毫不在意背景环境,在意识到长时间只关注自身,却未能使内心满足时,转而逐渐关注和认可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性;反之,另一类人,从强烈地依赖他人和背景环境获得满足和幸福感转向逐渐脱离环境和他人,听从自己的内心世界,从中获得价值感。最后,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型自我与互立型自我的相互转换对作品人物在家庭关系、社会环境和成长阶段中的影响,得出,在现实社会中,长期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人会在自我与背景环境的关系中找寻内心的平衡。同时,本文为现实社会中的人如何维持自我与周围环境的平衡,保持内心真实的满足,提供了思考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