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移植治疗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动物实验研究,为再生性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寻找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方法:⑴骨髓基质干细胞的培养:取14天SD幼鼠双侧股骨,去除贴附在骨表面的肌肉组织,剪断两端骨垢,用α—MEM培养基冲洗骨髓腔细胞入离心管,吹打后离心8min(速度1000r/s),去上清,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α—MEM培养基,调整细胞浓度为6×105/mL接种,将细胞置于37℃恒温、5%CO2的孵箱内培养,4h后换液去除未贴壁细胞,以后每3d换液。当细胞铺满培养瓶底70%—80%时进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骨髓基质干细胞形态及生物学特征,应用MTT法间接测定各代骨髓基质干细胞活性。检测骨髓基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⑵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的建立:雌性SD大鼠,体重200—250g,清洁级共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0只)和模型组(4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5—氟尿嘧啶150mg/kg后第5天,白消安(马利兰片),2mg/片蒸馏水悬液15mg/kg灌胃,每周1次连续3周。观察指标:①血常规检查:分别对照组和模型组血液,生化仪检测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②病理形态学观察:取死亡动物和定期处死动物的股骨制作骨髓涂片,采用两者联合用药的方案,成功建立了大鼠造血干细胞衰竭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模型。⑶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入(尾静脉)再障动物模型:①BrdU标记骨髓基质干细胞:待细胞约50%融合时,吸去培养基,加入BrdU(终浓度为10mol/L),继续培养72h后取出细胞,多聚甲醛固定,过氧化氢处理,血清封闭,加一抗BrdU,37℃孵育2h,加生物素化二抗,加SABC,DAB显色。②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当培养的第三代骨髓基质干细胞铺满瓶底50%时,加入BrdU(终浓度为10μmol/L)。继续培养三天,吸去培养基将细胞调整到1×106/mL,通过老鼠尾静脉移植(2mL/只)入再障动物模型组;盐水组和培养基组注入等量的盐水和培养基。⑷移植效果:将制作的再障动物模型随机分为盐水组(10只)、培养基组(10只)、BMSCs治疗组(10只)。待处死动物后分析血常规变化,各组分别制作骨髓涂片并进行常规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骨髓结构和免疫组化结果。
结果:①传代培养4h,骨髓基质干细胞已开始贴壁,培养7d时,见细胞铺满瓶壁面积的70%—80%,细胞排列紧密,此时骨髓基质干细胞铺成单层;H—E染色见细胞多为长梭型,有突起及分支,胞体大,单个核,大而圆,着色浅;骨髓基质干细胞表面标志物CD44免疫组织化学阳性。②再障动物模型成功建立,骨髓涂片脂肪化明显,骨髓增生程度降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各项血常规指标下降明显符合再障的实验室诊断特点。③体外培养细胞经免疫组化试验检测,可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治疗组大鼠骨髓涂片免疫组化可见BrdU标记阳性细胞。④再障治疗组的各项血常规指标明显升高,且停药后直至处死只有1只死亡;而盐水组死亡3只,培养基组死亡4只。骨髓涂片免疫组化显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组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盐水组、培养基组;骨髓涂片显示细胞数目增多,说明骨髓间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有效果。
结论:⑴骨髓基质干细胞连续传代的实验表明,第3—6代细胞纯度高、活性好、增殖能力强,是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的理想细胞模型。⑵本实验成功建立了SD大鼠再障模型,为干细胞治疗再障的实验、药物筛选和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比较理想的动物病理模型。⑶在骨髓涂片中看到了经Brdu标记的骨髓基质干细胞,说明骨髓基质干细胞有向骨髓归巢的能力。⑷治疗组骨髓内细胞数量有所增加,脂肪细胞数量减少。说明移植骨髓基质干细胞后有效果。BMSc是否可以作为移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新的种子细胞还需进行深入研究和获及确切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