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体育锻炼具有缓解压力、消除疲劳和治疗心理障碍等功能。不同运动项目对人们的心理状况产生不同层次的影响,篮球运动是目前高校开展最为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篮球运动能否有效提升大学生心理弹性和幸福感水平,从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的本文以大学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人口学变量的大学生在篮球运动、心理弹性及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并进一步分析篮球运动与心理弹性、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方法(1)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河南省三所高等学校大一至大四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1份,收回55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5%。(2)本研究采用《参与篮球运动情况调查问卷》、胡月琴和甘怡群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Campell编制的《主观幸福感量表》作为研究工具。(3)本研究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具体统计方法有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等。结果(1)参加过篮球运动的大学生心理弹性总分、积极认知因子得分及幸福感指数得分显著高于从未参加过篮球运动的大学生(t=7.87,P<0.01;t=2.12,P<0.05;t=2.59,P<0.05)。(2)男生篮球运动得分及情绪控制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7.87,P<0.001;t=1.61,P<0.05)、男生人际协助得分及幸福感指数得分显著低于女生(t=-0.29,P<0.05;t=-2.59,P<0.05);大学生篮球运动(F=3.60,P<0.05)、情绪控制(F=2.95,P<0.05)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大学生情绪控制得分显著低于农村大学生(t=-2.11,P<0.05);独生子女篮球运动得分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t=2.21,P<0.05)、独生子女情绪控制得分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t=-2.50,P<0.05);不同身体状况的大学生在篮球运动(F=1.70,P<0.05)、情绪控制(F=3.77,P<0.01)幸福感指数(F=6.04,P<0.001)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健康关注度的大学生在篮球运动(F=1.21,P<0.01)、目标专注(F=7.16,P<0.001)、积极认知(F=2.39,P<0.05)幸福感指数(F=2.95,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3)篮球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次及篮球运动总分与心理弹性中的目标专注因子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P<0.05;P<0.01);篮球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次及篮球运动总分与心理弹性中的情绪控制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l;P<0.01;P<0.01);持续时间与心理弹性中的人际协助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篮球运动总分与幸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心理弹性中的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与幸福感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1)。回归分析显示篮球运动、心理弹性的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因子对幸福感指数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1)参加篮球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幸福感指数具有影响作用;(2)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健康状况和健康关注等因素不同程度影响大学生参与篮球运动、心理弹性及幸福感指数;(3)篮球运动和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