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囿于资料的限制,目前学界对近代广西对外贸易的研究在定量分析、贸易的长期走势、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条件、贸易平衡问题、外贸与新兴行业及传统区域贸易的关系等方面显得较为薄弱。借助新近刊布的近代广西四个通商口岸北海、龙州、梧州、南宁的海关报告、海关统计及海关十年报告等原始档案,本文主要采取定量实证分析法、综合分析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等方法,在相关国际贸易理论的指导下论析所及论题。论文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近代广西对外贸易的概论,通过对近代广西对外贸易额长期变化的定量考察,发现国内外战争、汇率的长期变化、气候变化、某些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突发的社会运动等是导致贸易长期变动的重要因素。同时,指出了近代广西对外贸易的四个主要特点。为便于展开论述,还对近代广西直接对外贸易额逐年进行了一定修正,还考察了学界一直较少注意的土货进口贸易。第二部分主要对近代广西对外贸易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出口商品综合贸易条件、进出口商品个别贸易条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定量分析。从商品结构这一角度而言,前期进口商品基本以生活用品为主,随着广西现代化建设的加速,对西方的生产资料需求有所加强。但后期,纯粹的西方工业品的地位逐渐由国货替代。出口方面,经历了一个资源性特产商品与初级手工业品并驾齐驱到后期资源性特产商品独力难支的状况。从贸易条件的变化来看,20世纪以前,广西的特产商品还拥有较强的竞争力,后期这种优势也在渐渐丧失。同时,这一部分还对前人少有涉及的贸易平衡数量、途径等问题作出了分析。第三部分以蚕丝品贸易为个案,通过对外贸拉动下蚕丝业的发展过程、蚕丝品贸易的路线、数量、商品结构等方面的分析和对这种新兴贸易的评价,透视了近代广西对外贸易发展与新兴行业产生的关系。第四部分主要通过对琼桂间槟榔贸易的现象、贸易的数量、路线及贸易的推动力等方面的分析,指出近代广西外贸兴衰的过程中,传统的区域贸易在相应时间内,仍然继续着以前的节奏并有发展的趋势,并未迅速消亡。论文还在绪论部分对近代广西海关档案的相关情况及其史料价值作了一个简略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