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人工踝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踝关节骨关节炎的疗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从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因踝关节骨关节炎住院行全踝关节置换的患者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最小的32岁,最大的78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6年~27年。患病部位:左踝关节9例,右踝关节13例。患者踝关节疼痛,不同程度的肿胀,关节活动受限,行走困难等症状,休息时疼痛,活动后减轻。根据Kofoed[1]评分标准,其中疼痛(满分50分),功能(满分30分),辅助器行走和关节活动度(满分20分),总分100分,因前2项的重要性而计分多。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时间5月~4年,平均2.3年。术后第2天提检床头踝关节正侧位片,术后1月、2月、3月、6月、1年,往后每年1次,行影像学及临床随访。截止2013年10月份,2例失访,另外3例因地处偏远未能到医院复诊,在完全随访的17例患者中,出现切口坏死5例,后经精心换药切口痊愈,胫前肌腱外露2例,1例行清创减张缝合后愈合,另一例因缺损皮肤缺损大行2期12天VSD负压吸引后行皮瓣转移手术后愈合。术中内踝骨折2例,外踝骨折1例,骨折无明显移位,行空心螺钉加压固定,术后石膏外固定12周。影像学检查未见假体移位、松动和下沉,即无影像学失败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1天。按照Kofoed[1]评分标准,术后患者在疼痛、功能和活动度方面都明显优于术前(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1.踝关节融合是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首选,但随着踝关节假体的日臻完善及踝关节置换手术经验的不断积累,踝关节融合“首选”的地位受到挑战。人工踝关节置换术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而且还保留了踝关节活动,改善跛行步态、踝关节功能,减少临近骨关节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上这些是踝关节融合无法匹及的,也是人工踝关节置换的临床优势。所以,在可能情况下人工踝关节置换应成为治疗踝关节骨关节炎的首选。更臻完善的假体,大量手术经验的积累,让人工踝关节置换术有着髋、膝关节置换一样广阔的前景。2.人工踝关节置换也有其自身的并发症:切口处浅表皮肤坏死,胫前肌腱外露,术中内、外踝骨折等,只有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才能保证人工踝关节置换的成功,才能发挥出它的临床优势。3.与人工髋、膝关节置换相比,人工踝关节置换虽然也有很长的历史,但发展相对缓慢,而且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远低于髋、膝关节骨关节炎的发病率,因此也只是在三甲医院开展,且数量有限,同时人工踝关节置换手术复杂,手术时间长,对外科技术要求较高,再加上我们缺少这方面的手术经验,造成技术上的失误(术中造成内踝、外踝骨折等),从而对我们的回顾性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4.人工全踝关节置换虽然能很好的改善踝关节活动度及功能,但它跟人工髋、膝关节置换一样,都不可避免要面对假体的使用寿命等问题,因此我们在术前对患者进行严格评估,选择适合患者自己的治疗方案。5.本回顾性分析病例数较少,获得的结果在准确性和全面性上有一的局限性,尚需要更大样本的进一步分析。同时随访时间相对较短,对其中长期疗效还需时间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