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我国经济发展新格局给我国自然环境提出的新的挑战,我国环境管理部门在污染控制手段上做出了及时的调整,由以往的“浓度控制”为核心的单一管理发展成为当前的“浓度控制”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的多种管理。 本文对成都高新区的水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全面调查,调查结果表明高新区各河段除高新西区磨底河各项监测指标均能达到Ⅲ类水域标准外,其余的栏杆堰、龙爪堰、府河以及红光右支渠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水质均属于Ⅴ类或劣Ⅴ类,不能达到相应的Ⅳ类或Ⅲ类水域标准要求。由此看来高新区除磨底河外各河段都受到了明显的污染,且随着高新区不断的发展水质污染有加重的趋势。 高新区水污染源主要有工业污染源、城镇生活污染源、农村生活污染源以及城市径流污染源。调查表明各控制单元的主要污染物来源于农村生活污染源和城镇生活污染源,上述两类污染源产生的CODcr对栏杆堰、龙爪堰及红光右支渠的贡献率分别达到95.86%、97.11%、97.73;产生的NH3-N贡献率分别为95.21%、97.92%、97.18%。 确定本次总量控制区域单元为栏杆堰、龙爪堰及红光右支渠后,本文选用一维水质模型对选定的控制单元进行了分析计算,通过软件计算出高新南区及西区规划年份的水环境容量分别为栏杆堰COD145t/a,NH3-N4t/a;龙爪堰COD186t/a,NH3-N8t/a;红光右支渠COD477t/a,NH3-N18t/a。 结合高新区的未来发展规划要求提出的退出第一产业、取消畜禽养殖和散养、完善城市雨、污管网的铺设、进行三条河流的河道整治、增加污水处理规模等措施,预测出2007年龙爪堰仍需削减COD209.65t,NH3-N29.16t;栏杆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