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评礼记》和《批评书经》看孙鑛的文章观念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鑛是明代的一位批评大家,批评著作遍及经、史、子、集。明末书商冯元仲把他的《批评诗经》、《批评礼记》和《批评书经》合刻为一种书,并在《批评诗经》的序言中称三部书的评点达到了“鼎足高置”的水平。笔者通过阅读此三部书,发现其中含有数量丰富的、并且能够代表孙鑛评点特色的批评术语。进一步而言,《礼记》和《尚书》属于文,《诗经》属于诗,《批评礼记》和《批评书经》中的批评与孙鑛的文论相关,而《批评诗经》则与诗论相关。孙鑛的批评著作的研究空间较大,笔者更需从中找出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最终确定由《批评礼记》和《批评书经》入手分析他的文章观念。通过对《批评礼记》和《批评书经》的阅读和整理,笔者发现其中一些批语如“字法”、“句法”、“章法”、“文法”、“简法”、“繁法”等在性质上可被归为文章写作技法类。孙鑛在与友人谈论文章的书信中反复强调“文章要领唯在法”,并且以《礼记》和《尚书》为代表的六经之文最有“法”,这种观点和以上与“法”相关的一系列文章写作类批评术语互相呼应。另外一些术语,如“妙语”、“峭语”、“意”、“境”、“清”、“腴”、“自然”、“神”则与关于“法”的一类术语在性质上有明显的差别,可被归为文学鉴赏类。以“妙语”为代表的一类术语首先表现出孙镀以文学性的眼光解读经文的态度,体现出明代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对于文学批评的影响;其次和讲究技法的文章写作类批语相比,文章鉴赏类批语更能反映出孙鑛追求文学趣味性的非功利心态。最后笔者发现孙鑛非常欣赏一种经过千锤百炼后融合了“清”和“腴”两种对立风格的文章,并且在他看来文章的理想境界在于“神”和“自然”。以“法”为代表的文章写作类术语表现出孙鑛对以《礼记》和《尚书》为代表的儒家经典的推崇和要求文章取法六经的立场;而丰富多样的鉴赏类术语不仅可以说明孙鑛有着较为广泛的审美趣味,更重要的是其中包括了一种他极度推崇的文章风格。具有殊途同归意味的是,孙鑛心目中的理想文风正是蕴藏在以《礼记》和《尚书》为代表的六经之中。文章写作和文章鉴赏类两种批语性质截然不同,却又和谐地统一于孙鑛的批评语境中,体现了《批评礼记》和《批评书经》最鲜明的特点,也是分析他的文章观念最契合的两个角度。
其他文献
艳诗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盛唐艳诗创作虽不如前代繁盛,且其发展态势在一定程度上被为当时流行的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所掩盖,却依然不影响其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屹立
研究中国当代文学,李锐必定会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而谈及李锐,必定也会绕不开其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吕梁山系列”小说作品。《厚土》是李锐吕梁山文学的开山之作,也由此
<正>领导干部上讲台是我们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的关键举措。为此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呈现出平台化趋势,平台型媒体被认为是传统媒体的未来形态。可以从平台型媒体概念的缘起入手,在梳理平台型媒体特点的基础上,对传统媒体平台化
杨万里是南宋杰出的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其诗独具个性,号为“诚斋体”,历来受人重视。也正因其诗名太盛,以致淹没了他的文名。事实上,诗歌固然是他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
印尼高等教育在独立后发展较快,目前其高等教育在结构构成上主要以民办高等教育为主,但是在教育质量上相对落后于公立高校,这与中国实行扩招后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相同。
赵本夫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走上文坛,自处女作《卖驴》开始,他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以他生长于斯的那片土地——丰沛平原、黄河故道为背景展开的。从事文学创作三十多年来
对数学(特别是几何学)的倚重,是西方建筑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本文从《建筑空间组合论》一书中"以基本的几何形体求统一"这一论题入手,梳理西方建筑理论史中相关论题的发展演
唐代李肇所撰《唐国史补》作为一部具有补史之用的笔记小说,其历史价值历来受到学界重视,但其文学意义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唐国史补》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鬻熊是西周时期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其著作《鬻子》不仅思想内容丰富,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史上亦应占有一定地位。但是,目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