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种共存是生态学中的基本问题,生态位分化则被认为是减少竞争和促进共存的稳定机制。基于2012-2016年在云南省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简称纳板河)获得的红外相机数据显示,该保护区存在北豚尾猴(Macaca leonina)和恒河猴(M.mulatta)的共存现象。我们首先通过红外相机技术结合社区访查,对该保护区非人灵长类动物资源进行调查,确认北豚尾猴和恒河猴为该地区非人灵长类优势物种;并以这两种猕猴为研究对象,基于红外相机数据,应用物种分布模型(Maxent)预测二者的分布区域,并通过计算生态位宽度和重叠系数分析二者在海拔、生境和活动节律三个生态位维度上的关系,解释二者的共存机制。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纳板河保护区历史记录有6种非人灵长类动物,但我们在2012-2018年间仅调查到4种。红外相机拍摄到3种,包括北豚尾猴、恒河猴和阿萨姆猴(M.assamensis),三者的相对多度比率为1:0.7:0.04,其中北豚尾猴和恒河猴为当地优势物种;而阿萨姆猴仅在两个相机位点被拍摄到,数量稀少;经访查并由当地居民确认该地区还存在蜂猴(Nycticebus bengalensis);未调查到短尾猴(M.arctoides)和菲氏叶猴(Trachypithecus phayrei)。公路和农耕用地将纳板河保护区分隔成小斑块导致森林面积减小且破碎化严重。生境丧失和人为干扰可能是造成该地区非人灵长类多样性减少的主要原因。(2)通过物种分布模型预测,在117.47平方公里的研究区域内,北豚尾猴的分布范围为42.85平方公里,恒河猴的分布范围为29.45平方公里,二者的分布重叠率为0.61。北豚尾猴的适宜分布区主要特征为海拔较高、温度较低且相对潮湿,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为主;恒河猴则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温度较高且相对干燥的地区,植被类型以常绿阔叶林和竹林为主。(3)两种猕猴的生态位分化主要发生在对生境维度的选择上。在海拔和植被维度都高度重叠的情况下,时间生态位分化机制才被启动。在重叠区域内,二者的生态位在空间和时间维度上都高度重叠,但会随季节不同而发生变化。在海拔、植被和活动节律三个维度中至少有一个发生分化是保证两种猕猴稳定共存的必要条件。北豚尾猴无论在分布范围,还是在海拔和植被维度上的生态位宽度,都比同域分布的恒河猴更宽更广。北豚尾猴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应当作为中国西南热带森林中的保护明星被更多人所认识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