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干旱是由水分收支或供求不平衡形成的水分短缺现象,是制约我国以及世界上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每年都给人类社会特别是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干旱的频繁发生及其给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引起了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因此探索一些快速有效的方法监测旱情,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在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上获取地表光谱信息进行宏观、快速、精确地干旱监测,这使得遥感监测干旱成为目前干旱监测研究的重点。为了提高遥感监测干旱的精度,有必要在研究区域的特定时期内对干旱监测指数的适用性做出分析,以更准确地进行旱情监测。
本文总结了目前用于农业干旱监测的主要方法,回顾了当前国内外进行农业干旱遥感监测的研究进展,并分析了其优势与不足。以环境减灾卫星的可见光和热红外影像为数据源,结合山东省地表观测数据,反演了植被指数,并以MODIS数据为辅助,反演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地表温度。在地表生态物理参数反演的基础上,分析了植被供水指数(VSWI)分别与2月上旬、3月上旬和3月下旬的不同深度的土壤相对湿度(10cm、20cm和50cm)之间的相关性,并分别进行线性模型、对数模型以及指数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发现,供水植被指数并不适用于大部分为裸露的地表,而且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加,供水植被指数与土壤相对湿度的相关性越来越高。且对于每个时期以及不同深度土壤的相对湿度,线性模型在大部分情况下总是最优的。本文给出了山东省3月份上旬和下旬的植被供水指数与土壤相对湿度之间最优的关系模型,并且通过了模型验证。最后根据国家气象局农业气候中心所使用的干旱等级标准对2011年3月上旬和下旬进行旱情等级划分,并结合山东省地理信息数据展开时空分析。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农业干旱监测较传统的气象数据统计监测,具有便捷、及时、精确、范围广等优势。供水植被指数结合了归一化植被指数和地表温度来反映植被的受旱程度被证明是快速有效可行的方法。此方法不仅为相关部门进行干旱灾情评估制定和实施抗旱减灾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且肯定了环境减灾卫星数据对干旱监测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