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国有企业取得了诸多显著成就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亟待深入解决。其中,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是关系到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效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中,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制度改革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环节从未停止。中共中央出台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重大决议》确认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十六字方针的同时,明确指出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有效激励机制的必要性,而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核心和主要部分即是薪酬机制。但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中出现的薪酬结构单一、缺乏弹性,职务消费不规范,缺乏薪酬制度的分类设计观念,内部人控制问题严重,外部监督机制与年薪制与期股期权制度不完善等问题,与国有企业实现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还有一段距离。而正是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改革的不彻底,造成国有企业经营者在企业的经营与管理活动中存在大量的短期行为和内部人控制问题,由此引发了经济社会广泛的思考。在此背景下,对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深入剖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明确地进一步改革路径,从而最终建立与我国国有企业基本情况相符合、相适应的经营者薪酬模式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运用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相关原理和研究方法,立足于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现状,通过对国内外企业经营者薪酬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并借鉴美国、法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典型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关于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实践经验,在对比研究中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分类设计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机制,对于商业类和公益类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方案采用差异化的制度设计;二是引入竞争机制,理顺政企关系,在营造充分竞争的经理人市场的同时明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角色定位;三是优化国有企业经营者的薪酬组合制度,完善我国当前薪酬体系并加强对职务消费的管理;四是加强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的内部与外部约束,通过企业自身、有关部门与社会公众合力实现对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的有效监督。由此希望可以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国有企业经营者薪酬制度,为国有企业改革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