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 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最早是由德国学者Siewert提出,是指肿瘤中心位于贲门远近各5cm范围内的肿瘤。手术治疗是AEG主要的治疗手段,由于其肿瘤特殊的生长区域,常见的手术入路分经腹入路、经胸入路、胸腹联合入路三类,但国内外尚无明确的标准判断如何选择手术切口。目前公认的Siewert分型将AEG分为三型,I型: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以上1~5cm。II型: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上lcm至线下2cm。III型:肿瘤中心位于食管胃交界以下2~5cm。而这种以肿瘤中心所在的区域进行的分型不利于判断出手术入路的选择。我院主要采用河南省肿瘤医院提出的CT三层四分法对AEG患者分型,(1)I型:肿瘤上缘位于贲门切记下缘平面以下,可以完全经腹完成手术。(2)II型:肿瘤上缘位于胃底顶部平面和贲门切记下缘平面之间,可以经腹入路完成手术。(3) III型:肿瘤上缘位于肝脏顶部平面和胃底顶部平面之间,行胸腹联合入路完成手术。(4)IV型:肿瘤上缘位于肝脏顶部平面以上但未累及主动脉弓平面,应行胸腹联合入路完成手术。相关文献提出,该分型方法可在术前准确的判断出手术入路的选择,但是II型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仍遇到需胸腹联合入路完成手术,本文旨在探讨II型CT分型食管胃交界部腺癌不同手术入路的临床适应症及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CT分型为II型的AEG患者118例。根据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经腹入路组与胸腹联合组。术前记录可能影响手术入路选择的因素:患者的性别、年龄、BMI指数、腹上角大小、肿瘤病理分类、临床分期,将各类因素进行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并对记录和统计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1)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病理分类、临床分期与手术入路的选择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指数、腹上角大小与手术入路的选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根据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上角大小是AEG手术入路选择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 (3)两组的手术时间经腹组小于胸腹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术后并发症,肺部并发症:经腹组小于胸腹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患者的体型相关因素可能影响CT分型为II型AEG患者手术入路的选择,腹上角的大小是影响II型CT分型AEG手术入路选择的独立因素,BMI指数是其重要的选择因素。 (2)胸腹联合组手术时间更长,肺部并发症高于经腹组,术前肺功能较差的患者不建议胸腹联合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