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最具重大历史意义的社会经济现象。我国自1982年以来的四次修宪使民营经济的政策环境变得更为宽松,尤其是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私产入宪”为民营经济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极大的激发了民营企业发展的积极性。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融资问题可以说是民营企业发展中的“肋骨”问题。因此,有效的解决民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将对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规范化、现代化以及持续健康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我国民营企业及其融资现状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宽松,其对国民经济的作用不断增强。但是资金问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首要问题,本文结合国际金融公司(IFC)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状况的调研数据及其它相关资料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现状进行了简要分析。二、有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综述通过分析刘立峰、杨天宇以及《民营经济融资渠道拓展问题研究》课题组张承惠等人关于民营企业融资的相关论述,并对林毅夫、樊纲、张杰等人关于民营企业融资的有关观点进行了分析,笔者发现:目前国内有关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大部分是从金融机构、资本市场、政府政策的影响等外部因素来考虑的,而忽视了对民营企业自身的内部因素的研究,将内部、外部两方面因素综合起来深入研究的就更少。因此,本文试图从内、<WP=74>外两个角度出发,对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三、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特征分析在对民营企业融资特征的特殊性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民营企业的融资特征从以下十个方面进行论述:(1)融资数量少,频率高;(2)在融资渠道方面,以内源融资为主,外源融资为辅;(3)在融资方式方面,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方式为辅,融资方式较为单一;(4)融资成本普遍偏高;(5)融资风险较大;(6)在融资结构上,股权融资比例明显高于债权融资比例;在其负债结构中,短期负债所占比例高于长期负债所占比例;(7)在融资政策上,民营企业大都采取激进型融资政策;(8)融资质量较差;(9)在融资规划上,民营企业的融资规划意识不强,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融资规划机制,因此往往造成其对资金的利用效率不高;(10)在融资理念上,民营企业没有形成科学、规范的融资理念,融资的随意性较强。四、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分析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由内因、外因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单纯强调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不利于事物的均衡发展。因此对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分析也应从外部、内部两方面进行。本文对形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外因进行的分析,主要是从融资体系缺失方面进行考虑。具体包括:(1)间接融资体系缺失;(2)直接融资体系缺失;(3)其他融资体系缺失;(4)社会支持及服务体系缺失。主要从金融机构、证券市场、风险投资、非正式金融、政府和中介机构等六个角度进行论述。对形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内因进行的分析,主要从资源障碍和制度缺失两方面进行考虑。资源障碍具体包括:(1)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不高;(2)民营企<WP=75>业的资产质量不高;(3)民营企业自有资金不足;(4)民营企业对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5)民营企业在处理与政府、银行的关系上,容易走向两个极端;(6)民营企业的主营业务不突出,成长性较差,盈利能力较弱,市场风险较大。制度缺失具体包括:(1)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2)民营企业缺乏有效的会计控制机制;(3)民营企业缺乏科学的融资管理机制。五、解决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通过对形成民营企业融资困境的外部、内部因素的分析,本文分别从外部、内部两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外部对策,具体包括:(1)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间接融资市场体系;(2)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直接融资市场体系;(3)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其他融资市场体系;(4)建立适合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要求的社会支持及服务体系。内部对策:首先,加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的资源建设,具体包括:(1)民营企业应采取种种措施提升人力资源素质;(2)民营企业要注重不断提高资产质量;(3)民营企业要注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4)民营企业要注重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形成信息思维,建立一套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5)民营企业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种关系:一是政企关系;二是银企关系。(6)民营企业要注重提升主营业务质量。其次,加强我国民营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具体包括:(1)民营企业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治理结构;(2)民营企业要建立有效的会计控制机制;(3)民营企业要建立、健全融资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