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窟寺中祼身舞蹈形象研究——以敦煌莫高窟壁画为例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l9820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窟寺是开凿在山崖间,就着山势走向从壁面向内部纵深的庙宇建筑,里面有宗教造像和宗教故事壁画。我国石窟寺的开凿是随着佛教的东传,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发展而来的,这些屹立千年的石窟成为佛教传播的路标,见证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脉络,是研究我国宗教、历史、艺术、中外文化交流的的重要依据。敦煌莫高窟地处丝路南北三路的分合点,贸易兴盛,寺院众多,是我国最早接触佛教的地方,佛教传入初期,中外高僧在往来西域与中原之际短暂停留于此或在敦煌讲经说法,北魏开始,一些有名望的高僧便出自敦煌,佛教发展空前急速,寺院与石窟的开凿也十分盛行,敦煌成为了当时颇具盛名的“佛教都会”。   在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到处充满了“天衣飞扬”、“满壁风动”的乐舞精灵,“乐舞不分”是中国传统乐舞文化的基本特点,并且表演乐器的同时也伴随着翩然起舞,这也使得舞蹈本身就蕴含着极强的节奏感与韵律感。莫高窟壁画中舞蹈形象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天乐(仙乐)和俗乐(世俗乐舞)。前者表现极乐世界、天国幻境,后者表现人间美景和欢乐场面。前者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充斥着饱和的色彩和夸张的线条,后者则是人间的真实写照。所以大体上舞蹈形象分为佛教与世俗两种,而跳舞的“人”我们称之为“伎乐天”与“伎乐人”。在众多舞蹈形象中裸身舞蹈形象出现较为频繁也最具代表性,但是随着时代的更迭裸身舞蹈所展现的风格也有所不同。沿袭敦煌学者的“分期研究”,笔者对裸身舞蹈形象的研究也分为“早期”、“中期”、“盛期”与“晚期”,并试图从比较中发现裸身舞蹈体态、数量、服饰等方面的差异。   佛教是禁欲的,对于男女的情欲更是有严格的戒律,刚入门的僧人“十戒”首戒即为“不淫戒”,即使在家的信徒的“八戒”也对此有明文规定,然而在莫高窟中大量的裸身的天宫乐伎、飞天乐伎、供养菩萨乐伎等,有的半裸有的全裸,日日出现在出家的僧尼的面前,也出现在前来朝拜的善男信女们的面前,赫然出现在庄严的讲经说法的画面上,显然,信徒们是不以之为禁忌的,并且也不违背佛教教义的。究其原因首先从历史溯源开始,沿途索骥有关裸身的艺术形象,并试图区分传播过程中不同地域裸身的真正含义。然后,把裸身舞蹈置身于宗教理论领域中,在裸与似裸非裸中寻找圣洁的宗教符号。最后进入对裸身舞蹈图像学与美学等交叉学科研究,试图从新的角度与领域解读裸身舞蹈出现在古代、中国、佛教石窟寺的真正含义。
其他文献